游山观水,乐在一个慢字。
可得移步换景之乐,静听林风泉音之趣。
长白山余脉,辽东凤城凤凰山。晋以降,筑庙焚香,唐时,有凤来仪,遂名凤凰山,历一千三百余年;明清至民国,文人墨客,兵医道佛,争相留名;抒胸意,骋情怀,巧工摩崖,美融山川;近观临摹,抖音头条,隔空远赞,山川之秀丽,人文之雅集。
又见,“山高水长”“俯视清流”,亦有,“佛煮洞天,我之守土,唯佛兴我,长此终古”。分明物我相忘,物我两存。
摩崖以楷书为最。“亘立中天”“智水仁山”“中流砥柱”,挺秀隽永,书者肃然,刻工虔诚。楷者,楷模垂范也。摩崖也,示于天地人,岂可不敬诚哉。
吾游此间也,学作《水调歌头·辽东凤凰山下试步寄傲南窗范振斌韵》,“但见江南柳,曳曳恋新庄。雨亭闲适,黛瓦棱窗掩粉墙。四时月升东壁,灯火阑珊西巷,晓风扶长廊。七桥锁翠岸,万岁话红桑。信步往,临佳境,鸣凤凰。车舟转乘,喜闻妙音啭含商。引觞诗文浅论,洗墨书札怀国,少长聚华堂。无意浮云道,逆旅煮茶香”。
山中松枫,林木丰美,菌草野果,清泉明涧,养育万物生灵。
每有小树独立绝地,观者不明其理。行至山顶,挥汗如雨。稍作歇息之时,忽见有粗如小盏之树根,似虬龙金蛇,匍匐巨石,绵延伸入山体数丈。观其外露于巨石之表者,沐浴阳光,俯察山川,傲视人间,石生小树也。生命力之强劲,根系之深且远,汲取天地灵气,生存之努力,方有“金刚松”之名。悬于巨石,显于世间,慕名者肃然观之,赞:“孤松盘地起,乱石倚天生。”
偶有灰黑色小松鼠,晶莹小眼,机警环视,林里觅食。斜阳洒密林,沐浴其身,绒绒大尾,高高翘立,光影泛浅黄,山静人语惊,忽闪入林间。
西山陡岩,嵌于“Y”字型岩缝,有不知名草本团簇。栉风沐雨,日升月轮,阅尽春秋。取相机仰视取景,蓝天与山顶交接线,横置一块圆条石,像极山之衣领,这团簇草本,亦极若山之右衽衣褂缀一枚胸花。
历代匠人,凿山开路,运石修阶。谁凿下第一级台阶,已无从考证。近年,凤城以文旅带动乡村经济,引导村民走共同富裕之路。山之险要处,辟新线路,凿石阶,安护拦,临渊上行。或凿于崖顶,或垂直凿出,或紧贴石外沿。若成之时,仅容一人爬行。“百步紧”“天下绝”,闻名而至,却步者有之,迎难而上者众。
巨石与山体之间,有一处狭长,可容一人通行。上行愈窄,行至半程,忽见一缝隙,宽可并躺二人,上行又忽窄。如此反复,携行提醒,“抓紧护栏,注意安全”。
登攀险路,慢行缓移,或俯身踏足,或立身贴岩,或寻阶陡攀。过了老牛背,但见许多小牛背,争先恐后,等在前头。初以为,前路平坦,不经意,又一处陡岩,兀立前头,迎上前去,一程更接一程,奋力作为。回身俯瞰,惊叹老牛背,山势连绵,乱石率性,错杂怀抱,各据其处,乃成此山之高。登山如是,人生亦如是。
险地“老虎口”“神马峰”,探步下行,过“通仙桥”,穿林海,又一路平坦。再过“恐龙石”,便是黑风口栈道,全长三千米,架于峭壁,环绕攒云峰,远山尽收眼底。鸣笛声声,游人方觉,山下动车进站矣。更有山下大梨树村,三十四年间,以“干”字精神指导,“想干、能干、苦干、实干、巧干、敢干”,走农、工、商、贸、旅,一体化发展之路。可寻《小姨多鹤》,见识《女人一辈子》,感佩《勋章》,如此多部影视剧,均结缘于此间也。有电影《毛丰美》人物原型者,村民车世利也,自赞曰:“从前,人们上凤凰山,路过大梨树村;如今,先住大梨树村,再上凤凰山。”吾亦为之欣欣然。
凤凰山携长白山之余脉,襟江怀海,鸭绿江清,黄海波涌。登高峰,西北望,山色葱茏,连绵千里,云兴霞蔚,城市灯火,村庄静谧。
前人早有言在先,“此山不老我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