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妈妈的烫皮(散文)

作者:燕双鹰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70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在记忆的深处,总有一种味道,能跨越时空的界限,勾起心底最柔软的思念。于我而言,那便是妈妈亲手制作的烫皮的味道。它不只是一种美食,更是一段童年的记忆,一份深深的母爱,承载着家的温暖与岁月的痕迹。

  小时候,我生活在赣南会昌的一个小山村,日子过得简单而宁静。每当秋风拂过,田野里的稻谷泛起金黄的波浪,丰收的喜悦便弥漫在整个村庄。这个时候,妈妈就会开始准备制作烫皮。烫皮,江西赣南的特产,是我们家乡的传统美食,家家户户都会做,它以大米为主要原料,经过浸泡、磨浆、蒸制、晾晒等多道工序,最终制成一张张薄如蝉翼、香脆可口的美味。

  妈妈制作烫皮的过程,就像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表演。她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从米缸里舀出新鲜的大米,倒入一个大木盆中。那些大米在晨曦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大地的馈赠。妈妈仔细地淘洗着大米,一遍又一遍,直到淘米水变得清澈见底。她的动作轻柔而熟练,每一粒大米都在她的指尖下被温柔地呵护着。

  淘洗好的大米,被浸泡在清水中。妈妈说,浸泡时间的长短很有讲究,时间太短了,大米磨不出细腻的米浆;时间太长了,米浆会变质发酸,影响烫皮的口感。通常,要浸泡三四个小时,让大米充分吸收水分,变得饱满而柔软。在大米浸泡的这段时间里,妈妈也不会闲着,她会去菜园里采摘一些新鲜的蔬菜,如嫩绿的韭菜、金黄的南瓜花、鲜红的辣椒等。这些蔬菜,将为烫皮增添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风味。

  当大米浸泡得恰到好处时,妈妈就会把它们捞出来,沥干水分,倒入石磨中。石磨是我们家的老物件,是太爷爷留下的,有着厚重的历史。它的表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每一道纹路都仿佛在讲述着过去的故事。妈妈推动着石磨,那沉重的石磨在她的推动下,缓缓转动起来。随着石磨的转动,大米逐渐变成了细腻的米浆,从石磨的缝隙中流淌出来,散发出淡淡的米香。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围在妈妈身边,看着她磨米浆。那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就像是一首动听的童谣,陪伴着我度过了无数个美好的时光。

  米浆磨好后,妈妈会把采摘回来的蔬菜洗净、切碎,放入米浆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盐、五香粉、八角粉、黄栀子等调料,用筷子搅拌均匀。瞬间,米浆的颜色变得五彩斑斓起来,韭菜的绿、南瓜花的黄、辣椒的红、黄栀子的黄,相互交织,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妈妈说,加入这些蔬菜和调料,不仅能让烫皮的味道更加鲜美,还能让它富含丰富的营养。

  接下来,就是蒸制烫皮的环节了。妈妈会在大铁锅里放上适量的水,烧开后,在蒸笼上铺上一层干净的白布。然后,用勺子舀起一勺米浆,均匀地倒在白布上,再用勺子轻轻摊平,让米浆形成薄薄的一层。每一次摊米浆,妈妈的动作都那么娴熟、精准,仿佛在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摊好米浆后,妈妈迅速盖上锅盖,加大火候。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着浓郁的米香和蔬菜的清香。等待的过程总是充满期待的,我和弟弟妹妹们总是围在灶台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锅盖,仿佛这样就能加快烫皮蒸熟的速度。不一会儿,厨房里就弥漫着烫皮的香气,那是一种混合着大米清香和蒸汽温暖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妈妈揭开锅盖,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只见蒸笼里的烫皮已经变成了半透明的状态,表面光滑如镜,还隐隐透出蔬菜的颜色。妈妈用铲子沿着蒸笼的边缘轻轻一铲,然后小心翼翼地将烫皮揭起来,放在一旁的竹篾上晾凉。刚出锅的烫皮,口感软糯,香气扑鼻。我总是忍不住伸手去抓一块,放进嘴里,那温热的米浆在口中散开,带着蔬菜的清香和调料的醇厚,瞬间填满了整个味蕾,让人陶醉其中。妈妈看着我和弟弟妹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总是会笑着说:“慢点吃,别烫着,还有好多呢!”

  晾凉后的烫皮,需要进行晾晒。妈妈会把烫皮一张张地挂在竹竿上,然后拿到院子里晾晒。阳光洒在烫皮上,它们变得更加晶莹剔透,仿佛是一片片被阳光亲吻过的水晶。微风拂过,烫皮轻轻晃动,发出清脆的声响,就像是在演奏一首欢快的乐章。在晾晒的过程中,烫皮会逐渐失去水分,变得干燥而酥脆。这个时候,就可以把它们收起来,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了。

  在那些物资匮乏的岁月里,烫皮是我们家最珍贵的零食。无论是放学后的午后,还是农忙后的夜晚,只要想吃,妈妈就会从柜子里拿出一张烫皮,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在油锅里炸。随着油温的升高,烫皮迅速膨胀起来,变得金黄酥脆。妈妈把炸好的烫皮捞出来,撒上一些白糖,那香甜酥脆的味道,至今让我回味无穷。有时候,妈妈也会把烫皮切成丝状,和肉丝、青菜一起炒,做成一道美味的烫皮炒肉丝。那浓郁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让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享受着这简单而又幸福的时刻。

  除了自己吃,烫皮还是我们家走亲访友时的必备礼物。每当有客人来家里做客,妈妈总会拿出一些烫皮招待他们。客人们品尝着妈妈做的烫皮,都会赞不绝口,纷纷向妈妈请教制作的方法。这个时候,妈妈的脸上总是洋溢着自豪的笑容。而我,也会在一旁,听着大人们的夸奖,心中充满了对妈妈的敬佩和骄傲。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到远方的城市求学、工作。在繁华的都市里,虽然能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美食,但却再也找不到妈妈做的烫皮的味道。那些超市里售卖的烫皮,无论包装多么精美,口感多么相似,都无法替代妈妈亲手制作的那份温暖和亲切。每到过年过节,我总会格外想念家乡的味道,想念妈妈做的烫皮。

  如今,妈妈不再年轻,岁月在妈妈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她的头发也变得花白。但她依然会在每年稻谷丰收的季节,为我们制作烫皮。每次回家,一进家门,就能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妈妈做好的烫皮。那熟悉的味道,瞬间让我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妈妈深深的爱。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妈妈的烫皮,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的美食,是我对家乡和童年最美好的回忆。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心中满是感动。她做烫皮的动作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敏捷,但那份专注与用心却从未改变。在妈妈的眼中,我永远是那个长不大的孩子,她总是想用她的爱,为我筑起一个温暖的港湾。

  妈妈的烫皮,是家的味道,是爱的味道,是岁月的味道。它承载着我童年的欢乐与梦想,见证了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很多传统的美食和手艺正在逐渐消失。但妈妈的烫皮,却在我们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它不仅承载着妈妈对我们的爱,更承载着家乡的文化和历史。我希望,这份珍贵的记忆和味道,能永远流传下去,让我的孩子,我孩子的孩子,也能品尝到妈妈的烫皮,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母爱和家的温暖。也让我对妈妈的爱,永远留在心中,成为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在此,我也衷心的祝愿我敬爱的妈妈吉祥平安、健康长寿,开心快乐一百年!

  

  二0二五年二月十六日星期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