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还没准备好,年就来了,又一转眼,年就接近尾声了。亲戚走得差不多了,什么姑家姨家姥姥家还有舅舅伯叔家的,几乎都走了个遍,总算是能在家安稳一下了。
爱人却有话要说了,他说,若果过年期间不去逛一逛十笏园庙会,就好似这年没过一样。儿子听了,赶紧响应,他扬起小脸儿嘻嘻一笑,说:老爸老妈,以我说呀,那就应该说是这年算是白过了。
我听着爱人和儿子的话,微微笑着说:就是年过得有些乏味呗。
我的话音刚落,他俩几乎齐声说:是呀,是呀,不去逛一逛十笏园庙会,那就叫做白白过一个年了,而且年没有了年味嘞。
这爷俩,一唱一和的,我才不上你们的当呢,我今天呀,打算去济南,去大明湖去趵突泉转一转,游一游。却听见,爱人开口叫声“亲爱的”,儿子叫着“老妈”, 一声高一声低的,爷俩叫得人儿心软起来,好似不答应他们的请求有点霸道,也有点不讲道理了。毫无疑问,谁都听出来了,这是想去逛十笏园的庙会呗。
刚刚去了青岛看了海鸥,那兴致还没减,接着又要去逛庙会了。还说去青岛是舍近求远,济南更是远了点,以后再说呢。这放着家门口的景色,哪里会轻易错过,错过就是一年呢。一再说了,家门口景色就很好,看也看不够呢。以后,逢年过节不再去远处了,又累又吃不舒坦,急急匆匆的,好似什么也没有欣赏呢,转眼天就暗了,就要返回了。
我不再听爱人和儿子得陇望蜀互相埋怨,直截了当,啥也别说了,走,去逛庙会去,十笏园庙会那是必须得逛呢。
十笏园庙会,我知道,那肯定是潍坊最热闹的地方的。也是来潍坊的人必去要去逛一逛,游一游的好去处。
说着话,我和爱人儿子就来到了十笏园庙会了。
远远地儿子就看到了十笏园庙会的大门口,张灯结彩,风筝天空上飞舞,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一只只气球飘在半空里,大大的红灯笼高高地挂起来。给人一种欣喜,一种愉悦,更是一种节日的美丽好心情。
走进十笏园庙会,果然不出所料,真是人山人海,欢声笑语,早已是欢乐的海洋,刚刚入园,就被十笏园庙会的景色迷住了,本来就熙熙攘攘的人流拥挤得就很难走动,再加上,一些吸引人的摊位与不断游走的表演,杂耍,秧歌舞蹈,舞狮队伍地轮番表演,更是将节日的盛况一遍遍推向了高潮。不用说儿子一走进庙会,就不由得被一对对秧歌队舞狮队还有杂耍队吸引着,挤进人群,跟着欢乐的队伍看着,不停回头喊着我和爱人,要我们跟上他的步伐。
一队队,穿着鲜艳的节日盛装,长裙彩衣五颜六色,好似一只只彩蝶,绚烂多彩。吹喇叭的,击鼓的,扭秧歌的,踩高跷的,还有抬轿子的,敲着锣扮作古时官吏鸣锣开道的,也有穿起孙悟空的一身行头,手持金箍棒,翻起筋斗的,还有扮作小哪吒脚踏风火轮的,总而言之,那是看得人眼花缭乱,心潮起伏。
我早已走不动步子了,看着两旁琳琅满目的摊位上,一件件鲜艳夺目的物品,有吃的、玩的、用的,也有喝的,更有难得一见的。因为不仅是我们当地的商户还有外地的商户,什么云南长沙上海东北海南,真是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那么游庙会的人呢,一样来自全国各地,单单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了,南腔北调的,不是当地人。想不到,赶庙会的人,还有一些外国人的脸庞,也不断在人流中急着微笑着。看得出,他们也是非常喜欢这样的场景,更是喜欢带有古典韵味的十笏园庙会呢。
先不说玩耍让人走不动步子,更有潍坊的名吃,叫人挪不动步子。爱人手紧握着我,好似怕我被挤丢了似的,儿子早已挣脱了我和爱人的手,一个人挤在人流中,任意地游玩,儿子的眼睛也早已不够用的,眼花缭乱自不用说了。爱人好不容易挤到摊位前,买上了几只红红的糖葫芦,这糖葫芦也着实喜煞个人,琉璃晶莹的焦糖色裹着红艳艳的山楂果子,裹成了一串串的,看着就酸酸的甜呢,口里的口水好似要流出来似的。
爱人递给我一支,就开始寻觅儿子,他大声喊着儿子的名字,这才发现儿子早已淹没在人流中,还真是一时间难寻觅呢。
爱人有些急了,我也赶紧与爱人分头去寻觅。然而,此刻,人越加多了起来,不由得心里发急呢。就听爱人向我大声喊着:亲爱的,不要紧呐,儿子那么大了,再说自己家门口,丢不了的,肯定是被什么吸引住了呢。看够了,也就来寻咱们了,放心好了。我就给儿子打电话,但是,他也不接,爱人说,这么热闹,根本听不到手机铃声的。
于是,只好边走边寻觅,边游一游这庙会吧。我就往小吃摊前挤去,以为儿子是不是贪吃,说不定,买火烧吃去了呢。
刚刚挤进小吃街,空气里弥漫着花香,春气荡漾,也弥漫着香浓的潍坊名吃的香甜味道,不用说,什么肉火烧、朝天锅、鸡鸭和乐等潍坊名吃,色香味堪属上乘,那是应有尽有的。每个游客,不管是一大早赶来的,还是自家门口本市区的,庙会上,都先坐在摊位上,吃上一顿朝天锅,汤汤水水,卷饼猪头肉或是素菜的,又是吃又是喝的,舒坦极了。再不就是肉火烧来碗豆腐脑吃吃,也是吃得热乎乎汗渍渍的,那真是爽呢。有的,干脆就买些小吃,边吃边走,边欣赏着,而且,不忘说一声:好吃,好吃,太香了呀。
往两边的摊位上看看吧,什么汉堡、煎饼果子、长沙臭豆腐,各种烤串烤肠、糖瓜、糖葫芦、热狗、蹄花,罐罐奶,也就走了半条街,不由自主被人流挤进了另一条街。抬眼看,才知道,是一条专卖工艺品的,什么布老虎、葫芦烫画、核桃雕刻、风筝,字画一卷卷,一摞摞,各有各的特点与千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呢。摊位前,也早已挤满了人,询价的,讨价还价的,买的卖的的,看的跟着赞叹的,一个个神态千样,姿态尽显,真是热闹非凡。
已经有些迷乱,不知东西南北的感觉,忽然抬头,看见一棵老槐树上挂满了红灯笼,红色的布条,枝桠间还残留着前夜的霜花。戏台子搭在下面,早已挤满了人群,锣鼓声一阵紧似一阵,几个孩童踮着脚尖往台上张望,说不定儿子也挤在其中呢。赶紧地,我挤过去一看,原来是皮影戏,白布上孙悟空正耍着金箍棒,影子被灯光拉得老长。
只得,抽身挤出人群,又跟着游人走,也再次掏出手机给儿子打电话,给爱人打电话,都没有接。看到自己手机也有好多未接电话,有爱人的,也有儿子的,还有亲朋好友的。还真是,庙会上,人太多,再加上音乐声、锣鼓声,人们的欢笑声,那是根本听不到手机铃声了呗。
不知不觉,就转过了回廊,看着人群窜动,挤得水泄不通。想想,这么热闹的地方,儿子一定会在其中的。于是,挤呀挤呀,挤进了人群中,踮着脚都没看清到底是干嘛的,一问,才知,那是泥人张的摊子,都说泥人张好似在做魔术,一团泥巴在他指间转几转,就成了个活灵活现的兔儿爷。我把钱拿出来,叫人们给我往里递着,再把我要买的泥老虎给我递出来,如此,还真是不错呢,竟然,真的买到了一只泥老虎,我捏着手里还带着泥土的温热的泥老虎,心里,竟然暖洋洋的。
离开捏泥人的,就走到万印楼下,我被这里的武术表演吸引着,一个个小小少年,看着也不足十几岁的样子,却是一身的好武艺,手舞长剑的,大刀的,也有空拳的,一个个虎虎生威,飒爽英姿。一套拳下来,一场舞剑舞刀下场,真是出神入化、精妙绝伦,得到一遍遍大声叫好,一阵阵热烈掌声。
耳边响起震耳欲聋的音乐,不断响起:少年强,中国强……真是令人振奋,心情喜悦,那感觉,真是好,好似饮了一杯美酒,醉醉的,也想登上台去,与孩子们一起出拳一起舞刀剑呢。
拐进一条胡同,两边的门头还有摊位,越加密集,有年画、剪纸、刺绣、核雕、蛋雕、葫芦烙画、锔艺,布艺,再有扥元宵、扎风筝、捏面人的,还有学传拓的,真是琳琅满目,看得人心儿陶醉,别说小孩子,就是大人步子也挪不开了。我挤上前去,好不容易才买了一只布老虎几只葫芦烙画,手里捧着,看着,小小的布老虎那做工,真是针线缜密,剪裁巧妙,手工做得是惟妙惟肖,再看看那小小的葫芦上一幅幅烙画有山有水有人家,更是栩栩如生,小巧别致呢。
转过回廊,好似不用自己走似的,被挤着就来到了泥人张的摊子前,却见小小摊子早已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我为了寻儿子,才鼓起勇气,好不容易才挤到了他的摊子里面,但见,老师傅的手像变魔术似的,一团泥巴在他指间转几转,就成了个活灵活现的兔儿爷。我买了个小老虎,和我手里的布老虎也做个伴吧,捏在手里还带着泥土的温热,一缕缕泥土的余味,直往肺腑里钻,好似在不断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泥土气息。
刚刚挤出泥人张的摊子,又被挤入了旁边卖糖画摊位前,老人正在铜板上浇糖浆,金黄的糖丝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转眼间就成了一只展翅的飞禽与走兽,真是活灵活现,令人玩味。紧靠着糖画摊子的是吹糖人的,摊主也是位老人家,他穿起古时候吹糖人摊主的服饰,在手里不断捏弄着早已熬制好了的麦芽糖,一番捏、拉、搓、盘的动作下来,再那么一吹,一只透着糖色精美的小动物就现在了眼前,真是奇妙,又令人惊喜。
我和爱人还有儿子,是在郑板桥纪念馆里汇合的,这里更是人多得很,人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父母官的纪念馆里,望着馆里的一幅幅画,什么看着一簇簇翠竹,设有序厅、板桥生平、持廉守正、为民情怀、清廉自守、艺文成就、修身齐家等7个展厅。
潍坊人没有不知道的,郑板桥先生曾在潍县当官七年。七年里,他为官清廉,洞察百姓疾苦,关爱着潍县百姓,就如爱自己的亲人一样,做到了“爱民如子”。“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是郑板桥写下的,也是他内心里流露出对百姓的关怀与爱护。离别潍县时,他还作了一首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走出十笏园庙会很远了,儿子还在问着郑板桥在潍县作官时的事儿,爱人就在一件件说着:“摸驴尾抓贼”“问苍蝇识真假”“萝卜送礼”“郑板桥巧断宝石案”……
显然,十笏园庙会,儿子没有尽兴呢,嚷着要再来。爱人说:过年期间,人太多了。等过了年,人少了,再来十笏园,好好游一游。咋样?
儿子和我几乎同声说:我看行。哈哈……
走出十笏园很远了,好似依旧能听见,人声锣鼓声,十笏园,这庙会,真是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