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十八堂传说
我的故乡有一座大山,离我们的村子不远,有七、八里山路。山路弯弯曲曲的行走十分困难。山里的森林密布,各种野兽经常出没,是我心中神秘的所在。
在深山老林那巨大的岩石上,有十八座古代人工开凿痕迹的庙宇。至于是什么人开凿的,说法有好几个版本。由于它具备十八个完整的庙宇,故习惯的被周边十里八乡的老乡们称为“十八堂”,它的大号叫“石佛堂,红叶寺”。
小时候经常回老家,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去“十八堂”玩。每一次上十八堂的时候。头一天晚上,妈妈便把“宝葫芦”里灌满白开水,然后带上几个烧饼,第二天早晨天刚亮就出发了。
虽然每次上山都是夏天,可由于山区海拔高、气温低,山上的风也显得格外的凉,我们感觉还是比较冷的。妈妈总是关照我们穿上厚一点的衣服。我们呢,只顾了兴奋而往往忘记穿衣服的事情。
每次上十八堂,都是三叔都带领我们一起去。一路上,三叔总是高兴地用老家的语言哼唱着小山曲,我们虽然听不懂那些歌词,但是却感觉旋律是那样洋溢着轻松愉快乐逍遥的美感。歌声回荡在身边深山老林里,有一种美妙的感觉,回声反复、悠长、我非常神奇,非常喜欢。多年以后,我还会在睡梦中听见那回声荡漾的歌曲……美极了。
爬上半山腰,抬头望去,眼前的大山高耸入云、雄伟壮观,茂密的绿油油的原始森林,被层层云雾缠绕,显得那样神秘传奇。只有那山峰上的巨大岩石,被初升的阳光照得那么明亮,更加承托出大山的壮丽与秀美。
山谷中,有潺潺流淌的小河,河水哗啦啦流个不停。巨大高耸的岩石山上,在粗壮的古橡树陪衬下的十八座庙宇,显得庄严肃穆而且神秘。每一座庙宇、每一处风景都有一个说不完的故事……
(一)
在大山脚下的不远处,有一块奇大无比的石头,形状好像是卧在山坡的一只老虎,人们习惯上叫它“卧虎石。”由于这块石头所处的位置比较独特,正好在上山必经之路的“山门”口上,因此,上山的人们每次走到这里,都会在“卧虎石”边上歇歇脚,久而久之成为路人习惯的休息场所。
我三叔总是爱在“卧虎石”边休息的时候,再给我们讲一讲《卧虎石的传说》,虽然听了很多遍,可是当我们面对着高大的卧虎石的时候,再听着三叔的讲演,还是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有学问的道士,就住在这座山上,每过一段时间,他都会下山去很远的集市或是周边村落的“庙会”上买东西,买一些生活用品。什么食盐、灯油、木炭和衣物等等。这个大山里有一只老虎会送他下山,走到“卧虎石”这个地方,这只老虎便卧在地上,叫道士下来,而后,老虎便反回深山里去了;傍晚的时候会准时在卧虎石这里等候着接他上山。就这样一直持续多年,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知道老虎接道士上、下山的事情。
有一天,当他走到山门“卧虎石”的时候,老虎没来接他。道士感觉到了出处。他知道自己一时糊涂做下了一个出家人不该做的事情,连老虎也不戴见他了。原因是这样的:道士在集市上碰到一对夫妻闹离婚,过去离婚的时候需要丈夫写一封《休书》,但是丈夫文化。不会写字。看见道士走过来,他知道道士是个文化人,于是便肯求道士帮自己写个“休书”,道士本不想给他帮这样的忙,道士心里怎么能不知道“宁拆十座庙,不破一桩婚”的道理。但是经不住丈夫苦苦哀求。于是道士说:“这样吧,我把那个字写在地上,你自己抄在纸上。”他顺手拿起木棍在地上写了一个“休”字。那个做丈夫的就把这个“休”字抄写在早已经准备好的纸上。就这样一对夫妻就离婚了。
事已至此。道士不知道怎样才能纠正自己的错误,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惩罚自己。当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半山腰时,也没见老虎来接他。道士自己低着头走到山上………
从此之后再也不见到这位道士了,老虎也没有了踪影。人们猜想:是道士失去了老虎的信任,帮助丈夫休了妻子,于是老虎不在了,道士也不见了。也有人说:“休妻事件”是上天对道士的考验,他没有经受住考验,做了不可原谅的坏事,所以不见了。
从此以后这里只留下“卧虎石”,还有那个扑朔迷离的故事。父亲对我说:“有文化的人,不能用自己的知识和文化做不利于人们的坏事”这句话,我至今不敢忘记。
(二)
据村里老人说,这山上的十八座庙宇是天上的“二郎神”用一个晚上雕凿、打造的。原因是二郎神和他的妹妹打赌。
“二郎神”的妹妹说:“我可以用一个晚上给十八个罗汉每个人做一双鞋。”
二郎神说:“如果那样的话,我用一个晚上开凿十八座庙宇。”
他们约定的条件是:妹妹做的鞋子要送到每一个罗汉手中;哥哥要把开凿庙宇的碎石头,送到渤海之滨。这两个条件都非常苛刻,做到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这个晚上的具体时间约定为:从第一天的太阳落山到第二天早上的雄鸡打鸣。
比赛的结果是兄妹二人不相上下,妹妹提前一个时辰做好了十八双鞋;这时候二郎神还在干活。妹妹有点儿心疼哥哥,就悄悄地把山沟里的雄鸡抱上了山顶。结果山顶上天亮的早,雄鸡提前打鸣了!这个时候二郎神还有半个庙宇没有完成,只开凿了十七个半。
被抱到山上的雄鸡要比上下的雄鸡提前半个时辰打鸣。哥哥二郎神本来可以完成十八个庙宇的开凿工程;结果只能算完成十七个半,有半个未完工。完工的庙宇都有名字,什么“奶奶庙”“龙王庙”等等,只有未完的半个庙宇没有名字。给后人留下了极大地想象空间……
话说那只提前鸣叫的雄鸡,也被“二郎神”的眼睛“瞪”成了一只“石头鸡”,石头鸡站立在山上成了一道风景——“假鸡叫”。
听当地人说,每天天快亮的时辰,至今还能听见雄鸡打鸣的声音。……
在十八堂向东海的方向,有一个泡子村的小溪上,还留下了“二郎神”由于假鸡叫声,踏空祥云踩踏的脚印。
我离开故乡已经多年了,故乡的故事还是经常出现在脑海里,有时候我给工友们聊起这些故事,他们都说,你应该记录下来,将其创给子孙后代,我今年就尝试着记录下来,加我的子孙记住我们是哪里人,我们家乡有什么经典故事。也许这是一个家族文化保存的好方法。
张凤祥的作者简介
张凤祥,男,中国共产党党员,呼和浩特铁路局,呼和浩特车站退休职工。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和模范党员。祖籍是河北省阜平县。1981年,集宁(铁路)南站参加工作,先后任练习生,制动员,连接员,调车员(长),助理值班员,车站值班员职务。1985年获得共青团中央颁发的全国青年读书活动奖。爱好文学写作,有散文发表在《参花》《当代文学·海外版》《楚风》《阅读》《苏州文学》等刊物;部分散文发表在江山文学网站和星光文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