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村公所纪事(散文)

作者:柱辰   发表于:
浏览:39次    字数:317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891篇,  月稿:0
小时候我记得,村公所就是大队部,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恰当。

  我们村大队部坐落在庄南边的庵堂里,此庵名叫“广福庵”。前后三弄,青砖黛瓦,文静肃穆,楼阁雅致,气宇非凡,好生气派。大小库房卧室10间,两边配有小厢房。在庄上做个大队部是绰绰有余的,就相当于我们现在办公场所的为民服务中心。

  这座寺庙始建于民国期间,曾有几度兴盛衰败过往云烟,后经村民齐心整理修建而复存。听长辈们讲:之前这庵堂香火旺盛,主持老仙山持家有方,率大小弟子10多人,暮鼓晨钟,念经送佛,每日清晨烟雾缭绕,香客不断,多有云游同道僧人登门讨教经文,观殿堂宏伟气魄非凡雅俗共赏,心中敢叹,好似上苍早有安排此风水宝地。因此村庄长期太平无事,七里八乡居民更加信奉佛教,风调雨顺、人杰地灵之盛世,因此寺庙名声远播。

  庵堂主持有位最得意的门生名叫长池,是个穷苦人家出生的孩童,由于早年出家,早课唱诵经文句句上腔头头是道,在老仙山眼里多加欣赏,看来自己年岁已高,已力不从心,故将一切庵堂大小事务,吩咐给长池做主处置罢了,后接管了主持。

  根据佛法章程老仙山圆寂,正是长池用树木材料团团围住盘腿打坐的主持,在空旷的打谷场上点火焚烧送往极乐世界的,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后来有个叫红西的和尚出现,也踏进了此庙,继承了长池的遗愿,在寺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一直延续到最后。

  当时正逢战争年代,局势很不稳定,一般人等守命要紧,庵堂里的那些和尚个个东奔西走四处逃难,南上北下化缘各奔前程。结果就落下了这座拥有3200多平方的庵堂。

  “四清”工作队进驻以后,新庄大队“广福庵”里的菩萨以及道教(场)器具纷纷隐藏,时至多年一去不复返,直至现在也是无人问津。

  据史料记载,1945年7月这里曾经是兴化县草冯区公所(今海南镇新伍村蒋锋),1947年9月受县级组织研究调整,又变成了海河区公所,管辖14个乡镇,驻点“团结乡新庄大队”,至1956年2月才撤离此地,长达9年之久。同时海河区团结乡革委会也在这里办过公。

  全兴化县有7个半新庄之称,谈出名的话还要数赵五杨家舍那边的新庄,有区公所、乡政府、学校、供销社、粮站、医院、邮政局、大会堂、、治安大队、肉案、饭店、小吃店、卖烧饼炸汕条的、卖水饺的、卖茶水的、铜匠铁匠应有尽有。客商云集,叫卖声声,进进出出,热闹非凡。当时居住在这个村上的大小队干部,也算是风光了一时,出尽了风头。

  新庄大队部东西南北都是通道,独门独院。南面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庄河,南北方向横跨一座木桥,承载着区乡公共场所过往的行人。巷西紧连卫生院,桥口西北旁搭建了一间大大地茅厕,是仿造城市公共厕所式样兴建的,专门供大队部办公同志与卫生室人等共同使用,很是气派。大队部后面全都是村庄群众的房屋住所了。

  当时,新庄大队六百多口人,六个生产小队。划分为新庄党支部和新庄革委会两个管理机构。那时大队干部也有六、七个人,大多姓蒋,支部书记、副书记、革委会主任、治调主任、会计、民兵营长和妇女主任。

  大队部从正门进就是你来供奉菩萨的殿堂,整修后是个能够容纳百十号人的大会堂,一条条6公分厚20公分宽的长板凳排列有序,全是村庄上生长的树木拼凑而成的。东墙根搭了个80公分高的主席台,一排长桌铺着粉红色的画布毯子放在上面,不雅于乡上开会。主席台北边墙角有扇小门,直通后院,大概是文娱演出演员登台卸装进出的通道。

  顺着小门往里,走进新庄党支部,只见前面的墙上贴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的画像,后面墙上用红纸条围着两个长方形框子,一个是“学习园地”,一个是“批判专栏”。“学习园地”粘着每个党员学习文件、学习毛主席语录写的心得体会。“批判专栏”贴着报纸上剪裁下来的批判文章。这是大队党支部,也是大队革委会。那时在农村,党支部与革委会没有严格的区分。大队部大门右侧的土墙上,用红漆写着“新庄大队党支部和新庄大队革委会”,当时的新庄在公社来说,各项工作算是手掘一指的了。站在红漆写的落款旁,沿木制板往上细心观察,屏心静气仰望上空,只见中柱上方衔条处还有几个锈迹斑斑地醒目大字:蒋来阳建于1929年11月,据推测这大概就是此庵堂建筑的时间吧!

  西边是杂物间。专门储藏大队的主要物件,专属是仓库。放板锨、笤帚、木架、彩旗等杂七杂八东西。只有一把钥匙,专门由大队革委会(主任)大队长负责掌管。

  后面一排房子是宿舍,东边有一间小阁楼,楼上分为两间,主要是播音室和小会议室,正常大队干部开会、党支部开会都在楼上。

  楼下开了个出东的便门,说句老实话:这也属后门。一般是大队来人到客安排食宿的地方。对过西侧两间房子连在一起,是伙食房,也是宿舍,里面放锅碗瓢盆、水缸、水桶、饭桌子、米桶面桶、柴草等吃饭家伙,伙食房师傅姓蒋,负责大队来客烧饭,也负责看管大队部。伙食房北面贴墙的地方,摆一张木床,老蒋晚上就在这里睡觉,看护着整个大队部。

  阁楼西边广播室有办公桌、有床单独成室。广播室前面摆一个笨重地树桌,上面放着话筒、扩音器、收音机。这些收音机、扩音器与大队的广播、喇叭相连。喇叭绑在村上几棵高树上,分别朝向东南西北四个不同方向。跟各家各户的小广播连在一起。广播的时候,广播室的声音通过喇叭、广播,传到各家各户。那时候,大队有文件传达、有活动安排、有事情布置、有工作总结,支书书记、大队长就打开广播,拿着话筒,对着扩音器开广播会:“广大贫下中农同志们,明天汛期到来,希望大家做好准备”、“通知,通知!我们大小队干部,全体共产党员,赶快到大队部开会”……。那时,邮局有信件都送到大队部。老蒋通过广播念收信人的名字,然后收信人跑到大队部拿信。

  扩音机旁边桌子上摆放了一部老式电话,那时的电话是手摇的,能接电话,很难打出去,"喂、喂、喂"地喊上半天总机也不一定接上。就是这台破电话,老爱如书记也像宝贵一样供着,用红布盖着,整天叫老蒋护着,谨防有人乱打乱摸。

  新庄党支部是村里的公堂。有婆媳吵嘴、邻居不和、弟兄打架、偷窃处理……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聚集到这里找大队干部,来评讲道理、解决问题。

  定期在这里召开群众大会,基本上一个季度一次。每次开会前,民兵营长领着几个民兵,忙着布置会场。他们搭桌子拼在一起,上面蒙上红毯子,放上蔑制茶瓶和几个农业学大寨奖的茶缸。这就是主席台。主席台后面摆两三条长凳子。民兵们在大队部会堂正面墙壁贴上会标:“新庄大队抓革命,促生产大会”。大队部其它墙面上,间隔性地斜贴许多宣传标语。看大队部的老蒋打开扩音器,播放着红歌,吸引着社员来大队部开会。狗叔记忆犹新,这里曾留下文草期间,审庄上偷"大木头"十几个人的批斗大会,据说有一次,造反派反绑着对象人拳打脚踢,要不是晚上有人把气油灯打熄,肯定会出人命的。

  开会时,大队书记坐在主席台正中,其他大队干部分坐在主席台两侧。大队书记手里握着话筒,一边挥手,一边讲话。主席台下面,坐着很多人,前排靠主席台3、4米一直空,说白了是填缺的,后来者有带凳的,有坐在镶草上的,有的蹲着,有的干脆坐着鞋上,有的直接坐在地上,后面坐在凳上的男人抽着烟,女人做着针线,全都全神贯注地听大队支书的报告。

  不知不觉六十年过去了,原先的那个大队部,早在1997年被拆除了,盖起了一个蒋锋村部办公室。并将大队部改为村委会。2001年蒋锋、赵海、扬舍、成周四村合并一个行政村,就是现在大名鼎鼎地"新伍村"。2014年为了村部现代化办公,又兴建了一套拥有32间的大村部,后改名为新伍村党群服务中心。去年村部再一次优化组合,改建成一个虾蟹混养产业园的"新伍龙虾交易市场"。新伍村部又搬进了龙虾市场南面的两层楼房内的新伍村幼儿园里面办公。

  往事悠悠,不堪回首。现在再提起之前的"广福庵",大多数人已经模糊不清了,但在庄上还有那么几个好事者,仍然在那个旧建筑物上写上庵堂的名字,仅此作为纪念吧!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