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之我,常发思古之情。每到一处,总好登山探名胜,入庙拜佛祖,周游访古迹。
临潼住数年,使我有了初访当地景观之良机。临潼之久负盛名,在于骊山;骊山之出名,又缘于诸多古迹点缀其间也。骊山原名“伏肺山”,后觉其不似肺叶而像一匹骏马,逐改为现名。登山俯视,古迹尽现眼前:
“老母宫”传补于事。老母宫在骊山西绣岭第二峰上,庙宇宏伟,松柏环绕,香火不断。老母者,补天之女娲也。《淮南子·天文训》载:“昔者共工与颛臾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面对天塌、地险、水滥、兽虐,生灵涂炭之绝境,女娲挺身而出,在骊山炼五色石补天,遂有恒古之地平天成,人类得以繁衍生息。女娲死后,葬于蓝田华渚。为推崇女娲拯救天下之勇气和责任感,人们为她修庙塑身,永世纪念。每年六月古会,便是专为祭祀老母——女娲而立的。
“烽火台”记幽王亡。骊山西绣岭最高峰上,便是西周“烽火台”遗址。站在形如城楼的烽火台上,面对狂风四起的呼啸,耳听滚滚松柏之涛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场景,便呈现眼前。当年,为博得褒姒一笑,幽王数次点燃传递战事信息的烽火,“忽悠”各路诸侯,终于自酿苦果,国亡被杀。
“焚书坑”载赢政暴。骊山西部山脚下的洪庆堡外,即是秦始皇焚书坑儒谷旧址。秦灭六国后,为统一文字,统一政见,将收来之书集中烧毁,并残暴地将460余名持不同政见的儒生、方士活埋。
然而,赢政的焚书坑儒,并未使他的一统江山万古世袭,倒是“焚书坑”记载着他的暴虐、跋扈,代代流传。
“兵马俑”显始皇威。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位于骊山怀抱之中,站在山上,俯视“秦陵”与“兵马俑”方阵,宏大的规模、磅礴的气势,令人想到“千古一帝”当年的权势与奢靡。
置身壮观的兵马俑方针前,不由发出赞叹与猜想:他们是为横扫六合而出征?是征战归来接受检阅?是平日里列队演练?
“鸿门宴”上楚汉斗。站骊山之顶,北望“鸿门旧址”,会想起“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成语。楚汉争斗时,项羽在此设宴会刘邦,张良识破了范增使项庄舞剑之意,令汉将樊哙拔剑对舞。于是,智谋化解了杀机,成就了西汉百年业绩。
走进鸿门,观看雕塑再现的“鸿门宴”原貌时,那栩栩如生的人物,曾使我险入了追忆、假设和遐想之中,兴与亡,往往在一念之差。
“华清池”咏长恨歌。紧依骊山的“华清池”建筑群,是唐天宝六年,玄宗李隆基下诏,在太宗时建筑的基础上,兴土木、拓汤井、筑罗城、修宫殿、植花木重建而成的。自此,华清池成为李隆基、杨贵妃热恋嬉戏的温柔之乡。白居易的《长恨歌》,便是写李杨爱情之作。
2007年,省旅游局以骊山为背景,在池中打造可升降舞台,用高科技控制灯光、喷泉、星光等,开始上演大型舞剧《长恨歌》,再现李杨的爱情故事,受到各界高度评价。
“兵谏亭”前念张杨。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二将军为挽救国家危亡,在多次语谏无望时,发动兵谏,在骊山虎斑石大石缝中捉住了蒋介石,促使其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1946年,胡宗南为讨好蒋介石,在捉蒋处修亭曰“正气亭”。解放后,改为“捉蒋亭”。1986年,正式定为“兵谏亭”。亭名之改,表现了人民对祖国统一的热望。临亭游客,无不念及张杨二将军当年“把天捅了个‘大窟窿’的壮举”,他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骊山,阅尽了历史进程,记载了朝代兴亡更迭。骊山常青,古迹永存!
作者简介:
张昆感悟:生活中好景处处都在,不要因为点滴的不如意就一叶障目,拥有发现美的心灵,原来美好就在这里。
张昆,笔名虎燮,1981年5月31日出生,陕西省西安市人,大学文化,现为西安一家国有机械厂宣传干事,负责单位宣传策划工作,业余爱好写作。从1998年开始文学创作,迄今为止,已发表作品数百篇。其中,部分作品获文学大奖。
现为泰国陕西总会特约宣传代表、国际港务书画院宣传中心总监、陕西周至楼观台道文化研究会特约文化宣传大使、西安市蓝田县竹石茅舍艺术展览馆红色宣传员、中国实力派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学院宣传部部长、多爱传媒及陕西市政全媒体记者、西安多爱书画院宣传中心总监。
【审核人: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