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最难忘的春节(散文)

作者:海上老牛   发表于:
浏览:14次    字数:341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891篇,  月稿:0


  【题记】:对于春节,我是没啥记忆的也……但是,惟独有一次,那都是特别的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和始终不能忘却的也!对。7·28唐山大地震之后的也……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祈岁祭祀、敬天法祖,报本反始也。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郁的各地地方特色。这些活动以除旧布新、驱邪攘灾、拜神祭祖、纳福祈年为主要内容,形式丰富多彩,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依据斗转星移定岁时,“斗柄回寅”为岁首。“斗柄回寅”大地回春,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的轮回由此开启。在传统的农耕社会,立春岁首具有重要的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在历史发展中虽然使用历法不同而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在现代,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春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百节年为首,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据不完全统计,已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把中国春节定为整体或者所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是30多年前,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蔚蓝信箱”搞了一次征文。主题是:记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次春节。是的。于是,我就在想:要不要写?怎么写?写啥玩的呢等等。这还真的是把我给难住了……为何?不为何也。对于春节,我总是这样的:独来独往、天马行空和无所顾忌的也!是的。有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开始,结束?都是冥冥之中的?都是命中注定的也?也许。是的。其实,早就被以后是事实、经过和感悟所验证、证实和实实在在的也!

  随着时间的推移,期限也就越来越近了。可是,我还迟迟没有动笔呀……为何?不知从何处下笔也。是的。我也就准备放弃了。没有灵感、写不出来,我是从来都不写的!那种很勉强的、滥竽充数的和为了征文而征文的,我是从来、肯定不会去写的。如同,当年,我在法院上班时,老班长老王,叫我到办公室为专职调研员(搞写作),我都不会去的。为何?那种不痛不痒的八股文、命题作文和公文等等,我是写不出来的呀?因我不想掉这个价呀……

  突然,有个小同事无意间就提及了——7·28唐山大地震呀……哦,有了!是的。我的灵感,终于来了?

  于是,我就大笔一挥、一挥而就了。写了一篇题为:《大篷车里过大年……》,写完之后,我就投了。

  这年的春节,很快就过去了。后来,闸北的小陶告知:你写的,广播啦!

  哦……是么?多谢!我是特别的激动和兴奋的。

  你知道么?

  啥?

  你是百里挑一的呀!

  这个……怎么讲?我不知道呀?

  一共收到了4千多篇稿件,而广播的仅有40篇呢!

  哦……

  可是,我至今也没有听见过了。无妨,只要广播了,就好、就可以了。我还是很欣慰的!

  不久,电台就寄来了领奖通知。于是,我如约赶至北京东路2号。领取了一张蔚蓝签名的贺卡。还有两件大码的白色广告衫?后来,我都送给了我的小姨。

  得奖,就奖励这个?

  对!

  这也太抠了吧?

  不错啦!小姨。别人,还没有的呢!

  是的。这,可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获奖的呀!其实,对于是不是获奖,我是看得很淡、很淡,很淡的也……为何?得奖,说明你的文章,还行!是的。有这一点,足矣。

  后来,小女知道后,就问我:

  老爸,你那得奖的文章呢?

  哦……对不起啊!找不到了。

  哦,那就算啦!

  怎么讲?

  我想看看么!

  好的。我知道了。

  于是,我又重新为她写了一稿。可是,至今,我也不知道放到哪里去了?可能是由于多次搬家的缘故吧!也不知道:她,到底看没看见过了?那么,今晨,看样子,我是不是、还是要,又要重新来写的呢?

  那是1976年,我还在津门军粮城父母的部队里生活。7·28唐山大地震之后,我们都搬到了“戴高乐”(法国进口车/拉大炮用的)车上。一车一家。

  不知不觉,这年的春节就到了。好像这年的春节,特别的冷呀?我们还是住在车上。那时,还没有春晚。部队的电视机,也仅有两台:司令部和政治部各一台。平日里,也不是随便都开的。有重大活动,或是到了周六、周日晚,才开的,那都是有专人负责的,那电视机,都是放在电视机柜里面的、锁着的?那时,没有几个台,放着放着就没有了;有时,那天线都是放在房顶上的,还要转向、还要对好,屏幕的雪花和刺啦声,也是经常出现的?是的。那时看个电视都是非常奢侈的事情了……家里,根本就是没有的。不要说买了,就是你有钱、也是买不到的!为何?无处可卖呀。

  吃完年夜饭之后,其实,也是没啥好吃的。那时物资匮乏,有个全鸡、全鸭的就不错了。就是在部队里的食堂、加餐了,就完事了。我们家属和干部战士们在一起吃的。

  记得:有一年,我是和警卫班的战士在一起过的。班长,小强系我们的小老乡。班里的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呀?南腔北调的,好不热闹的呀……

  吃完之后,我和王叔(宣传干事),还是打球了。王叔,还是我的教练和好朋友呢!其实,他比我,恐怕也大不了几岁的。打完之后,我们就来到了营房后院的空地上散步了……我们边走边聊、边聊边走,好不自在。

  是的。我们都是这样的:这,似乎成为了我们的一种习惯?是的。只要有空,我们都会来此散步的,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和海阔天空地扯淡了……我们的谈论,总是漫无边际的、国内国外和家乡老家等等;我们谈论着、憧憬着未来,对未来充满着无限的希望呀!还有,他告诉我他的老家在安徽合肥。

  你知道么?

  不知道。

  哦……将来,有机会我带你去看看吧?

  可以的!

  可是,至今,我也没有去过了……自从1980年,我父母转业回沪之后,我与王叔、从此也就再也未曾谋面了?这,也是我最最伤心的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了。

  我家里,还有一个小九妹的?

  哦……

  和你一样,也是特别喜欢打球了。

  好啊!我来了精神。

  以后,有机会……你俩切磋一下?

  可以。

  说不定……你还打不过她呢!

  哦,这个么……可是不一定呀?

  我知道的。

  那么,今天的呢?

  她,还在读初中呢……

  哦——

  和你差不多大吧!

  好的。我知道啦!

  可是,至今,我也未曾见过他的小九妹了……那么,今后,是不是还有这个机会的呢?

  这时,我就看见:地上的厚厚的白雪,只留下了我们串串的脚印。这脚印,越来越多、越来越长,越来越密和越来越乱了……也不知过了多久。最后,王叔就提出来:

  太冷了。我们回去吧!

  好的呀!

  于是,我们就互道晚安。共祝愿:来年、蛇年顺顺利利的呀!是啊,这一年,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先是周总理,走了;接下来是朱老总?还有,7·28唐山大地震了;到最后,毛主席,也走了……于是,我也就返回车上睡觉了。

  那时,我还不知要守岁的呢?

  回到车上,实在是太冷、太冷,太冷了。父母和胞妹,早就休息了。我也不敢惊动他们,只能自己独自一个人睡在车尾。

  突然,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将我从梦中给惊醒了……于是,我将头探出了车厢外(就一块篷布):啥也没有看见呀?

  于是,我就赶紧起来了。为何?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至今),只要睡醒了、我就起来了,且从不懒床的。

  来到营区。整个偌大的一个营区,此时,空无一人的呢……于是,我就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烟火气呀?满是淡淡的、时浓时淡的和时近时远的——火药味的呀……我还就看见了:那厚厚白白的雪地上,洒满了一朵朵红色的梅花(鞭炮纸屑),密密麻麻的、层层叠叠和错落有致的呀!这是谁放的呢?我不知道了。那梅花,正迎着大年初一的第一缕阳光——正在尽情地开放着的呢……正预示着:来年,肯定是个丰收年呢!

  

  这就是:

  大篷车里过大年,

  记忆犹新特别甜?

  天寒地冻无所谓,

  来年肯定幸福天!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