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学习三重糟糕境界
为适应新高考要求,高一的语文学习要过好这样几关:阅读习惯养成关、文言文阅读能力关、写作突出文体特征关、夯实文学作品基础知识关。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一语文学习
一、高考形势所迫,养成阅读习惯,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
教育部统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在北大举行的写作大赛启动仪式上,谈到语文高考改革时曾说道:“语文高考最后要实现让15%的人做不完!”
温儒敏还透露:“高考命题方式正在进行很大的改革,而且在悄悄地改。”
1.阅读速度。以前卷面大概7000字,现在是9000字,将来可能增加到1万字。
2.阅读题量增加。今年的题量不是题目的数量,是你要做完的题的量,比去年悄悄增加了5%—8%。
温儒敏继续透露,“高考的阅读面也在悄悄变化,哲学、历史、科技等,各种类型的内容都有。现在阅读的要求远远高出了语文教学平时教的水平”。
卷面字数达到1万字以上——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是两个半小时(150分钟),刨除写作文需要的45-60分钟,意味着在90分钟内完成1万字的阅读与答题,1分钟过目文字至少100字以上!还要包括思考、答题和填涂答题卡的时间。
其影响不仅仅是15%的考生做不完题,就算是85%能够全部完成的考生之中,又会有多少因为时间匆忙,来不及斟酌而出错!如果阅读量增大,阅读板块占用太多时间,导致最后必须在30分钟甚至是25分钟内完成800字的作文!对于构思难、写作慢的同学,又会是极大的挑战!
有人说:“再不阅读,高分将与你无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下面我们以2019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试卷结构为例,试分析之。(黑体字为考纲内容,其他为老师的分析)
试卷分为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阅读题约70分,分为两类:现代文阅读约35分,古诗文阅读约35分。表达题约80分,分为两类:语言文字应用约20分,写作60分。
阅读题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9题左右。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7题左右。
表达题分为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言文字应用,5题左右;写作,1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内容涉及哲学、历史、科技、人文等方面;文学类文本阅读包括小说、散文等;实用类文本阅读,内容除去传统的人物传记题材,近几年考查的是新闻四连读或三连读,涉及中外媒体新闻的文化、科技等内容;文言文阅读以古代人物传记为主;名句名篇默写,近几年以理解性默写为主,其实就是考查对课内古诗文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文字应用,2018年高考就是在文段阅读中完成的对成语运用,病句辨析与修改,衔接、连贯与得体等能力的考查,没有阅读能力,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一言以蔽之,高考语文题,就是一系列的阅读与表达题!
高考改革后的语文考试,不再是依靠解题技巧得高分的“技术活”了!卷面字数达到1万字的高考试卷,不仅要你“读得快”,还要“想得快”,信息把握准确,理解感悟到位;作文不仅要“写得快”,而且要构思迅速,表达准确、深刻。如果缺乏阅读量,只有解题技巧、缺乏感悟能力,在“新高考”中无疑是很可怕的的!
所以养成阅读习惯,拓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能力,势在必行!
关于读书,除了经典阅读和基本书籍以外,还要加大课外阅读,应该“海量阅读”,鼓励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应该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应该读一些时文,包括报刊的文章,甚至看一些新闻节目,了解国内外的时事。
二、夯实文言文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高一主要是学习文言文,部编语文教材的整个文言文部分基本就在高一阶段学习完毕,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夯实以下基础知识: 1、文言知识——通假字、多义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虚词的意义与用法、特殊句式、固定句式等;与课文相关的文化常识及名篇名句。
在基础知识的夯实基础上,继而形成断句、翻译以及课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三、把握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的文体特征。
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序进行作文训练,并在学习与训练的过程中逐步把握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的文体特征,初步具备写作各类文体作文的能力。
四、夯实关于小说、散文等的基础知识,初步形成文学作品阅读能力。
高一年级设阅读课,主要是阅读文学作品;课文中也有几篇典范性的小说、散文。要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小说、散文的学习与阅读中,逐步形成关于小说、散文等的知识网络,提高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能力。
语文高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相信同学们会通过高一扎实有效的学习,为高二的进一步拓展深潜、高三的全面飞跃,乃至高考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语文学习三重糟糕境界
第一重糟糕境界:学生说“语文课堂好玩,压力不大”。
分析:这类学生可能有态度问题。在没有进行月考以前,学生感觉一般都挺好的。只要一考,就会明白自己该知道的不知道、该记住的没记住、该做好的没做好。
这种好感觉的学生,听课习惯和笔记习惯大都成问题。语文课堂紧跟老师的思路,不是轻松活儿,要思考力(当然,关注点在老师的一个笑话上,或表情包上,是相当轻松的)。语文老师的提示和板书,都应择其要在教科书上有所表示,这个笔记不全是为了记住一个具体知识。此外,这类好感觉学生对语文的定位也可能存在偏差,视其作副科了。
好感觉学生将会在有趣的玩乐中浪费时间,可能完全没有收获。
办法:落实规范,督促习惯。语文学习习惯良好的学生,任何时候都在进步。
第二重糟糕境界:学生说“作业多,读后感、摘抄篇幅大”。
分析:作业是语文学科教学效果的最基本保障,没有作业的教学理论上是无效的。语文科中的识记任务,都需要以作业的方式落实。读后感和摘抄是督促学生整本(或不得已而碎片化)阅读、积累素材的重要物理手段。这类作业,就是刚需。
感到作业重,可能是安排出了一些问题。
建议:学生走读,一定要直接回家,先做作业再玩耍(这是小学就应养成的习惯)。学生可备一个日程本,把当天的作业逐一记下,完成一项划掉一项。这样做一鼓作气,整合了时间,提高了作业质量。另外,还要有计划地安排作业顺序:先上交的先做,后上交的后做,分清缓急。
照上述办法做了,若还完不成,就要分析其他原因了。估计不是语文作业多了。
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语文作业不如数、理、化、地、生那般刚性,按时下奉行的“欺软怕硬”法则,学生多数是在最后做语文。一旦没做完,语文科自然得咎。而事实是:老师催得最紧的作业,扬言如果不按时上交会怎么怎么地……这科作业布置得再多也不算多,因为最先去做,最后都完成了;老师催得不急的作业,布置得再少也多。语文可能就是中了这个枪。
家长们要正确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还有一个情况要引起注意。成绩优异的学生,从来没有完不成的作业,从不会感叹作业多。一般规则是,老师布置作业,多以中等学生为参照。部分学生完不成,也是正常情况。若经常如此,家长可以与老师进行沟通,妥善处理。
第三重糟糕境界:学生说“完全听不懂语文课,厌学厌师”。
分析:这是学生明显不适应语文老师及课堂的典型标志。
办法:调适自己,紧跟课堂,落实语文老师的指令,以愉悦心态听语文课。如果学生有不良情绪,在当前环境下——不妥。后果是:学生无进步,心态坏掉了;可怕的是,语文也被毁了。这时候,家长要立场正确,帮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让孩子继续跟,跟出好心情,跟出好成绩。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一语文学习,高一语文学习三重糟糕境界
1.高一语文学习心得体会
2.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指导与精髓
3.高一语文学习的侧重是什么,高一语文学习考试高分技巧
4.高一语文有效提高学习能力
5.高一语文学习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