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羊皮手套》
1965年的冬天,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的寒冷仿佛能将时间冻结。零下四十度的气温,连呼吸的哈气都在瞬间变成了冰霜。那一年,我十岁,父亲带着我去买煤炭,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父爱如山的温暖。
清晨,天还未亮,父亲便轻轻推醒了我。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见他站在床边,手里拿着一双羊皮手套。那手套已经有些年头了,皮面磨损得发亮,但依然厚实暖和。父亲轻声说:"今天冷,戴上这个。"我接过手套,感受到羊皮上残留的体温,仿佛能闻到淡淡的羊膻味。
我们走出家门,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脸上。父亲拉着我的手,走在积雪覆盖的小路上。他的手掌粗糙而温暖,仿佛能抵御一切寒冷。集宁区的街道上,行人稀少,只有几个裹得严严实实的身影匆匆走过。远处的山峦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
到了煤炭店,父亲和老板讨价还价,我站在一旁,看着他那双冻得通红的手。突然,我转过身,将那双羊皮手套递给了他。"戴上吧,别冻着了。"他摇摇头,推辞了,他已经将手套塞进了我的手里。我戴上手套,感受到羊皮的柔软和温暖,心里却涌起一股酸楚。
回家的路上,风更大了。父亲走在前面,背影显得格外单薄。他的双手裸露在寒风中,冻得发紫,但他依然挺直了腰板,仿佛一座不倒的山。我紧紧跟在他身后,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让他看见。
那天的寒冷,仿佛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每当冬天来临,我总会想起那双羊皮手套,想起父亲那冻得通红的手。那双手,曾经为我撑起一片天,曾经在寒冷的冬日里,将唯一的温暖给了我。
多年后,我长大了,离开了集宁区,去了更远的地方。那是一个繁华的都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我在那里找到了工作,建立了家庭,生活渐渐安定下来。然而,远离故土的日子,却让我时常感到一种莫名的空虚。
父亲依然留在集宁区,守着那间老屋。每次打电话回家,他总是说一切都好,让我不要担心。然而,我能从他的声音里听出一丝疲惫和孤独。我知道,他老了,身体不如从前了,但他从不向我诉苦,总是用那熟悉的温暖语气安慰我。
直到有一天,母亲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病重了。那一刻,我的心仿佛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痛得无法呼吸。我匆匆请了假,赶回集宁区。一路上,我的脑海里不断浮现出那个寒冷的冬日,父亲将羊皮手套递给我的情景。那双冻得通红的手,那无声的爱,如今却让我感到无比愧疚。
回到家,我看见父亲躺在床上,脸色苍白,瘦得几乎认不出来。他看见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你回来了。"我握住他的手,那双手依然粗糙,却不再有力。我的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心里充满了悔恨。为什么我没有早点回来?为什么我没有在他最需要我的时候陪在他身边?
父亲轻轻拍了拍我的手,说:"别哭,我没事。"他的声音依然温暖,却带着一丝虚弱。我知道,他在安慰我,就像当年他将羊皮手套递给我时一样。他总是这样,默默承受着一切,将所有的温暖都留给了我。
在父亲病重的日子里,我尽力照顾他,想要弥补这些年来的亏欠。然而,时间已经不再给我机会。父亲的病情一天天恶化,最终在一个寒冷的日子里,他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一刻,我感到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那双羊皮手套,那份无声的爱,如今再也无法触摸。
父亲的离去,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亲情的珍贵。那些年,我为了生活奔波,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父亲的羊皮手套,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符号,它不仅仅是一双手套,更是一份深沉的爱,一份无声的关怀。在那个寒冷的冬日,父亲用他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如今,我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它在寒冷的冬日里,继续温暖着下一代。
然而,我心中的悔恨却永远无法抹去。每当寒冷的冬日来临,我总会想起父亲那冻得通红的手,想起他那无声的爱。那双羊皮手套,早已不知去向,但它带给我的温暖,却永远留在了我的心里。我多么希望,时光能够倒流,让我有机会再次握住父亲的手,告诉他我有多么爱他,多么感激他。
如今,我也成为了母亲,每当寒冷的冬日,我也会将温暖的手套递给自己的孩子。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父亲的身影,看到了他那双冻得通红的手,看到了他那无声的爱。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感受到这份温暖,能够明白亲情的珍贵,不要像我一样,等到失去时才懂得珍惜。
父亲的羊皮手套,是我记忆中最温暖的符号。它不仅仅是一双手套,更是一份深沉的爱,一份无声的关怀。在那个寒冷的冬日,父亲用他的双手,为我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如今,我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让它在寒冷的冬日里,继续温暖着下一代。然而,我心中的悔恨却永远无法抹去,那份对父亲的愧疚,将伴随我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