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借钱(散文)

作者:单培文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08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晚八点左右,夜色弥漫,灯光明亮,马路上散步的人群拥挤如蚁。我吃过晚饭,坐在客厅里,陪着女儿做作业,“叮铃铃”,熟悉的电话铃声响起在耳畔,如澎湃的潮水。

  我接起,是位并不太熟的老同事,仅限于正常的工作交流,没有什么私人交情。当年,我和他在同一所学校。他在小学部,我在初中部,各有不同场地,几乎等同两个天地。2010年,我考入县城小学,很少见面,见面也很少聊天。

  他先是问了好,闲聊了两句还好之类的客套话,再张口直言:“单老师,能否请你帮个忙?最近手头比较紧,向你借一万元钱,过年还你,到时算利息。每月一百元。”

  我的脑袋像台机器一般,开始高度旋转。我和他之间的关系,是深是浅,可以借钱否?应该达不到!曾经的一点交情,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消失在岁月的风中,不复存在,要不然也不至于多年不曾再度联系。

  我是那种贪图利息的人吗?不太像。毕竟你惦记着别人的鸡蛋,人家惦记着你的母鸡,这样的事时有发生,网上被诈骗的案例比比皆是,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公安部门的传单上就说,只要一提钱,立马“啪”地挂掉电话。现在,挂电话不合适,但借钱更不合适。

  听说,这位老同事爱赌博,有事没事喜爱“噼噼啪啪”,特别是退休后,更是整日泡在麻将馆里。为了家庭着想,他的工资存折被老婆大人收缴,钱捂得死死的,就是不交给他。他没有办法,只能四处借钱,总是借得多,还得少。虽然不熟,但他的“光荣”事迹偶然听过一些。既如此,我更不当肉包子打狗的冤大头。

  再说,我像是有钱的主吗?普通老师一枚,工龄二十,刨去五险一金月工资三千七,地标小县城,养育两子女,赡养两老人,能活下来已是万幸。当年考入县城时在外租房,一点房租还是借来的。为了买套三居室,算是掏空了两代人的钱包,还欠下一屁股债。至于存款吗,好像没有,更别说“万”字级别以上的钱,不是想拿就能拿的?囊中羞涩,就算我想答应,钱包也得抗拒。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笑话:侮辱人的方式很多种,你为什么偏偏向我借钱?你没有的,难道我有吗?嘴角倾斜微微窃笑的同时,我该怎么拒绝呢?只能实话实说:“对不起,最近的我实在没钱。下半年儿子幼儿园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正在想办法?实在对不起。”意思清楚明了,表达顺畅流利,几番客套交流后,挂掉电话。电话没再响起,放在鞋柜上,安安静静。

  这几年,遭遇借钱的事不止一次。每次看到静静躺在微信里几年没动静的朋友忽然冒出一句:“在吗?”心里总是一咯噔,总是埋怨他们,有事直接说,需要问“在吗”,我在与不在,都不影响直接对话,有影响的是对话的内容。忐忑不安之中回复一个笑脸,迎来的十有八九都是借钱。有直截了当的,有迂回辗转的,有攀亲说故的,有承诺回报的……当然,我都会选择拒绝。

  我深深清楚,这个世界,借钱出去容易,要想归还,那就难如登山。到时,欠钱的成了大爷,借钱的成了孙子。年轻时,不太懂事,曾经借过他人几次钱,结果呢?除非诚信之人事之所急,常爱借钱的人多偷奸耍滑,其实根本不打算还。

  2000年,我的月工资只有可怜的百元。每月在织布厂里没日没夜,累得肿成熊猫眼,常数着鸡啼盼天亮,好去睡个大觉。一位同乡找到我,问我借钱,我心无诫防,直接把30多元的巨款借给他,还请他吃了餐饭。饭桌上,感情如酒一样浓烈,我们谈得天花乱坠,以为彼此就是对方的知音。他承诺说过段时间再还,我说一百个放心,拿起水杯当酒,再敬一回。

  过段时间,同乡没来找我。我有些心痛钱,碍于关系,见到面也没好意思要,以为他一定记得,迟早会归还。直到过年,万家灯光明亮,爆竹声声,我实在忍不住,来到他家,借着游玩的名义要债,只能换来虚假的承诺和毫无意义的白条。他站在门口,对我谈笑风生,再次信誓旦旦,再次违背诺言。最后,我只能罢了!权当送人,或是打了水漂。

  从此,我再不敢随便把钱借给别人。当然,人生岁月里,结婚娶妻,养儿育女,赡养父母,买房装修,一件件大事,使得我的囊中羞涩,确实也没钱借给别人。

  不过,就算袋中空空,身无余钱,有些钱也必须借。兄弟姐妹,知音好友,这类人的钱还是得想办法借的。他们都是深情厚谊,不含杂质,要么不开口,要么有急事,那么就得想方设法,哪怕向别人拆借点,也是必须的。前几年,二姐离婚,重新买房,共一百来万,找我借钱,我只能慷慨解囊,力所能及地帮助。作为她的亲弟弟,我不帮谁来帮。今生姐弟,再无来生,斩不断的血缘,这钱必须借。

  偶尔,我也有向人借钱的时候。那一年,买房时;那一年,结婚时;那一年,装修时……借钱都提上议程。不过我开口的,都是关系最为纯粹的。他们二话不说,直接帮助于我。

  某次,我找到好友程兴旺,让他借点钱给我。他直接同意,还把存折拿给我看,说就这么多;实在不够,可以去别人那里再凑点。我感动万分,眼前湿润。后来,我的钱好周转时,也立刻将钱归还,不需要他们开口讨要。这是为人最起码的准则,否则就失去信义,再借就难了。

  借钱是门学问,必须好好研究。噢,错了,赚钱才是一门学问,多多赚钱,越多越好,足够所需,也就不存在借钱一事,免于尴尬!毕竟人要脸,树要皮!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