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的第二天,母亲临时接到通知不去上班,电瓶车正好在家,我提出去看外婆。母亲问我带些什么礼品,我想了一下,说:“八宝粥是个方便食品,不想动手做饭时热一下就能吃,现在天气热了直接打开吃也可以。”照例是母亲去采购,以我的名义带上。
外婆在街边晒太阳我路过时没有注意,等我到了她家门前停车,她提着凳子赶了回来。不是过年,也不是过会(赶集),外婆的家里一如既往的清静。上世纪90年代建的旧房子,阳光洒落下来显得干净明朗,室内没有冬日的寒冷和蜂窝煤产生的一氧化碳,院外没有暑季潮湿生出的苔藓,真是正正好。
进到西屋,她让我坐到沙发,自己则坐在板凳上。我说:“前段时间过了生日,今年八十了吧。”她笑着说,“是呀,月甜买的大蛋糕,你舅舅给买了好几样盘子菜,你妈和姨都在,可热闹了。”
说到当下,外婆总是比常人更乐观,“家里什么吃得都不缺,饼干、面条、鸡蛋没断过,做饭有三个灶可以用,电饭锅、电磁炉和煤气炉……倒是有些日子鸡蛋天天吃,结果吃多了不舒服。”唠起家常来少不了提起旧事,比如前几年舅舅带她去北京玩,去年表弟邀她去广州旅行,今年舅舅去北京前新换了全屋的电线,避免了潜在故障发生的可能。她的日常生活变化不大,所以,主要的几个话题基本不会变。
每次过来,她总要留我吃饭。我们聊了不久,问我午饭吃什么,又带着些许遗憾地表示,要是我早点来能买韭菜做一顿包子。不过,她马上建议道:“你妈上班不在家,不如留在我这儿,一会儿买了菜回来,下午我给你包韭菜包子。”我表示中午要走,她略有些失望,又建议我明天再过来,我也没能答应。话题又回到了午饭上,我不想吃肉菜,也不让她太麻烦,又好一些天没吃土豆了。她觉得这样太对付,说要买蒜苗来炒个鸡蛋,或者西红柿炒鸡蛋。
店里没蒜苗,买的是两颗西红柿,又带着一袋热气腾腾的馒头。时下才11点,做饭的话偏早,可她希望我吃上热乎的馒头,我只好同意。饭菜做好,西红柿炒鸡蛋盛在碗里略高出一截,往下吃西红柿只有半个的样子,其余全是鸡蛋。她劝我说:“年轻小伙子,多吃馒头,多吃鸡蛋。”她早饭吃得晚,陪着我吃了半个馒头。我的饭量同样有限,因此碗里留了三分之一的炒鸡蛋。
临近中午,院子里暖洋洋的,在公司吃过午饭时间总是短暂,没什么机会好好晒太阳,于是在院子里安静地晒着太阳。外婆见状,搬了两个凳子出来,我摆了摆手,就这样站着。已是暮春时节,不比那年梨花开得极盛,满树洁白无瑕的梨花像是冬日残留的积雪,沉甸甸地压在枝头,风一吹,花瓣簌簌飘落,宛如一场花雨。不过,今日也有今日的一般好——暖阳,鸟鸣,风吹树梢,一派农村的恬静美好!
美好的时光里,发呆可以成为一种享受。静静地陪着外婆坐着,即便什么话都不说,也觉得岁月温柔,满心安宁。听着微风拂过梨树发出的沙沙声响,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每一分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仿佛时间都为这份静谧的美好停驻。
这样的情景,在我村里已不多见,多数翻盖过的院落早把树砍了去,只有一些老旧宅院因懒得收拾才得以保留。且选种得恰当才能营造出美感来,拿以前我的家院子来说,种了两棵臭椿树,每到农历三四月份传粉之际,那股特殊的气味便弥漫开来实在有些熏人。又比如榆树虽然没有异味,榆钱却会密密麻麻落满一地,清扫起来费劲。最好树身不要太高,抬手便能触碰到枝叶,如此一来,闲暇之时,还能将叶片悠然把玩在手中。这样一来,外婆院中的梨树是不错的!
外婆嫌我晒得热,让我回屋躺会儿,我说没有午休的习惯。她说自己午休顶多躺在床上睁眼歇一歇,我问她晚上什么时候睡,她顺着话头说:“晚上没了好电视,一般10点多钟就躺下了,但是睡不着,左右翻滚,哪一侧累了就换一换。有时候凌晨两点才能睡着,早上六点就醒了,白天也不犯困。”听她轻描淡写地述说,我的脑海当中仿佛想到了周遭空荡荡的宅院,包围着她这间幽深曲折胡同里的院落,一位老妇人躺在床上辗转难眠,盼着困倦又盼着天亮……
我问她喜欢听收音机吗?想给她买台收音机,一个人睡不着的时候,像我听书一样去打发掉无味的时间。她表示不喜欢,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计划中午离去,具体时间不定,父亲打来让我去相亲的电话,不得不明确了时间。10点过来,1点离开,只与外婆相处了短短三个小时。临别前,我犹豫了一下,提出带几个咸鸡蛋尝尝。这两年吃过几回不同的咸鸭蛋,一直不是很满意,不是偏咸就是蛋黄一般,比起从前自家腌的咸鸡蛋差了许多。“3个鸡蛋,就要3个!多了吃不完的,家里就我一个人肯吃。”我提前打好“预防针”,生怕外婆准备得多了。我想着过去“监督”,又觉不妥,果然,等外婆拎着食品袋出来,一看就不止3个。她笑着说:“我准备了10多个,不太咸,流着油儿,可好吃了,你爸妈肯定愿意吃,回去让他们也尝一尝。”我唯有苦笑着接受。
她见我要走,又邀我明天来,买韭菜包包子给我吃。她和奶奶一样,总认为市面上卖的包子,不如自己做的好吃,我明天打算回沙河去,只好再次拒绝了她的好意。八十岁的人了,见一面就少一面,春节回来她也这样邀我再来她家,可我总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能成行,不免惭愧和凄然。院落依旧,春风依旧,比起我前些年梨花盛开的日子过来,外婆到底又老了一些。在我众多的长辈当中,她是最乐观和豁达的,对于自己的境况,对于身体的毛病,总是笑着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