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4月16日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柔地洒向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春天独有的芬芳与清新。我与好友志峰一家,怀揣着对未知美景的憧憬,踏上了前往青州胡林古村的奇妙旅程。
车子沿着蜿蜒的道路缓缓前行,仿佛是一只灵动的甲虫,穿梭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当渐渐靠近村子,一条宽阔且平缓的道路映入眼帘,它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沿着山势蜿蜒伸展,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村子的故事。路的另一侧,“梯田”景观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徐徐展开。那些石头仿佛被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精心雕琢过一般,或大或小,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层层树木在其间林立,它们像是一群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远处,山林密布的山间与眼前的梯田景观相映成趣,山间还有潺潺的山泉溪水在欢快地流淌,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着一曲欢迎的乐章。打开车窗,温柔的山风裹挟着泥土与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那清新的气息瞬间沁入心肺,旅途的疲惫也随之如轻烟般消散。
踏入胡林古村,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一部厚重的历史典籍。这里的历史底蕴深厚得令人惊叹,它宛如青州辖区内人类居住历史的开篇之作,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那些残存的古村落遗址,宛如一位位饱经风霜的老者,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往昔的岁月。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带着历史的斑驳痕迹,见证了这里古老而悠远的起源,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远古时期人类的智慧与文明。
不仅如此,胡林古村还拥有众多璀璨的人文景观,宛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司马懿观星台,仿佛还能让人感受到当年司马懿在此夜观星象,运筹帷幄的智慧与气魄;跑马场,虽已不见当年骏马奔腾的壮观场景,但那空旷的场地,似乎还回荡着战马的嘶鸣声;东长岭,静静地屹立在那里,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这些人文景观吸引着八方游客纷至沓来,他们怀揣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好奇,探寻着那些隐藏在岁月深处的奥秘。
而胡林古村在时代浪潮中的变迁,更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佳话。曾经,它“养在深闺人未识”,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隐匿在大山的怀抱中,不为人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美丽与历史价值逐渐被世人所发现,如今已“一朝成名天下知”,成为了众人瞩目的旅游胜地。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其中不少是为了探寻益都县委、县府遗址。在那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这片土地上燃烧着热血与激情,上演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在这里秘密发展党员,如同在黑暗中播下希望的火种,建立起坚实的地下党组织和革命根据地。1939年11月8日,益都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如同黑暗中的一座灯塔,为抗日斗争指明了方向。后来县委、县府迁至胡林古村,在此指挥着抗战大业,领导着革命斗争,直到1945年8月才随攻城部队进城。如今,当我们走进当年的县委、县府遗址,踏入那略显陈旧的房间,站在那些古旧的老式家具前,仿佛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抚摸着破旧的公文包,仿佛能看到当年的革命先辈们在灯下奋笔疾书,为革命事业殚精竭虑;凝视着锈迹斑斑的军号,仿佛能听到那激昂的冲锋号声,革命先烈们冲锋陷阵、无畏向前的身影仿佛就在眼前。那是一段永远值得铭记的峥嵘岁月,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和平的来之不易与先辈们的伟大奉献。
胡林古村的石堰墙宛如一幅古朴的画卷,为村子增添了独特的韵味。村里的街道与房屋皆由石头垒砌而成,那些石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相互依偎,共同构筑起了这个宁静的村落。石屋顺着山势错落分布,高低起伏,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共同创作的艺术品。村路蜿蜒曲折,如同一条灵动的游龙,穿梭在石屋之间,勾勒出一种简单而宁静的山村生活图景。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仿佛让人踏入了世外桃源,远离尘世喧嚣,心灵也在这宁静的氛围中得到了片刻的栖息。
而那令人瞩目的陶瓷画景观大墙,更是胡林古村的一大亮点,作为国内首创之作,它无疑是村子的骄傲。这道大墙长达150米,最高处达12米,下部厚3米,顶部厚1米,宛如一座巍峨的艺术殿堂。墙上的图像皆取自摄影师镜头下胡林古的春水秋山、楼台亭阁,每一幅画面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这些图像用陶瓷精心镶嵌后,傲然屹立于景区入口,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成为一道独特而绚丽的风景线。它向人们展示着胡林古村独特的魅力与风情,让每一位游客都为之驻足赞叹。
在胡林古村游玩,仿佛是一场穿越时空与自然的奇妙之旅。在这里,既能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礼,感受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又能沉醉于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歌声;还能享受绿色采摘的乐趣,品尝着大自然馈赠的甜蜜果实。可谓是一场收获满满的旅行。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处风景、每一段历史,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人们的目光,让人流连忘返。离开之时,心中满是不舍,期待着下一次的重逢,继续探寻它更多的美好与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