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雪香(散文)

作者:怀才抱器   发表于:
浏览:1次    字数:298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按照科学的说法,雪是没有什么味道的,自然闻雪香,品雪香,都属于诗人的特别感觉了。当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旦花香、松香、木香等靠近,雪可能有吸纳香气的特点,不过,这种雪香程度,靠人的嗅觉几乎是难以闻到的。雪,去垢纳香,故千古喜欢雪这不俗的品格。

  不过,我总觉得雪有香。

  第一次是曾在三十几年前买过一台“香雪海”冰箱,喜欢这个名字,不论性能,就搬回家了。那时便认为雪有香,每日开关冰箱门,倒觉得寒冷可孕育出食物的香,香不败,原来是经过寒冷。北方的雪酿梅香,天山雪酿雪莲香,都是难得的雪香。

  再觉得雪有香,是受到“煮雪沸茶”故事的影响。可能古人都喜欢这一口滋味,陆游就“夜夜烹茶煮雪冰”,若无香,什么水不能煮茶?白居易睡眠不错,有夜饮茶的习惯,“看煮松上雪”,可能也是取松香入茶味。就连辛弃疾这样的豪放派词人,在闲暇时,也有煮雪的癖好,“细写茶经煮香雪”,他硬要煮出雪香来,别管是否科学,这份情怀足以让人觉得清雅。据说乾隆帝深爱雪水煮茶,他到五台山礼佛,很重要的情调就是躲在帐篷里做这等雅事。文学家梁实秋也有香雪煮茶的雅事——“到院里就新降的积雪掬起表面的一层,放在瓶里融成水,煮沸,走七步,用小宜兴壶,沏大红袍,倒在小茶盅里,细细品啜之,举起喝干了的杯子就鼻端猛嗅三两下。”是闻茶香还是雪香,连他自己也难分得清了。文章说,他想学古人也作“七步香雪诗”,真是雅兴的极致啊。

  我还有旁证。记得诗人艾青写过雪的语言——拉扯着行人的衣襟,拥着你土地一样的古老,一刻也不停地絮聒着……雪有自己的语言,雪一定有体香,不然怎么会喜欢落肩盖头,钻衣领,润嘴唇。

  确信雪有香。诗人卢梅坡在《雪梅》一诗中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据此可知,雪亦有香,只是这香隐约如隐士,来去行踪缥缈,不是深爱雪的人,不能闻悉。当然比不了“零落成泥碾作尘”还是“香如故”的梅香那么经久不散。

  雪香如隐。雪香是大隐,并非“大隐藏于市”,而是不择地域,山川屋舍,田野沟壑,雪都不必隐,随彤云朔风而至,从不隐匿身份。雪也有暗香,不啻梅花专有。如果觉得雪是依附,也是依附于高雅的梅。大雅淡香,大隐无形。雪兼具这样的特点。“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觉得诗人是恍惚的,梅雪不分,难言谁香。梅花“凌寒”,若无雪,何以傲雪!雪香之隐,无意争芳。有时候,面对梅下的雪,生出一种想法——就像雪那样,随意飘洒,不择去处,但也有寻美之念,落于梅枝梅根,被诗人关注,与梅同列,大隐不必厌俗,但一定找到与之同气质的所在。

  从“形”上判断隐者,只是一个角度,雪不避其形,花开便是落,落肩便生香。雪是隐者,也是大隐,大隐隐于寒。

  

  二

  世界,有第一片雪花来访,我便觉得是一种最庄重的仪式,是为我们的眼睛我们的灵魂做一次浣濯与洗礼。我特别赞赏羡慕唐诗人吕温“风吹雪片似花落”的句子,视雪为花,并不惊奇,比喻也无特色,但看作是花光顾于我,花点亮一片心情,心中多少不堪的事,当雪花挂在眉宇,落于手心,溶于唇片,一切都缓释。醉于雪香,或疏落,或密匝,心怀一缕香,悄然合目,嗅吸一丝清雅,便得暗香浮动之情调。有风吹过,吹落一瓣淡淡的香,伸出手,多想接住那缕轻盈的香魂,哪怕残留一段失落的香,都会妖娆一袭清澈的韵味。面对姹紫嫣红,我们常常并无如此珍惜留恋,这雪香宛若一段小词,更适合去俗生雅。世上确有一种香,是虚拟的,并非嗅觉可闻,入心化为一份温情,便是软玉温香。王安石爱女更特别,称有“女儿香”,皆以咏雪表达,“亦逢佳节且吹花”,雪花飘来瞬间融化,也值得歌咏。他视女儿是“香衣”,吟出“我亦年年幸赐衣”的句子,雪花为我衣,衣上有体香。春夏秋冬四季,最是无聊是冬季,若看不见雪花光顾,闻不到雪片盈香,多么遗憾,清爽透体的香,其他三季都酿造不出。王安石的诗完全属于写真派,女儿远嫁,回来一趟,仿若雪花飘来淡香,不过瘾,却勾起更深的思念。雪花之香,更适合那份孤寂落寞的抒情,浓了不真,淡了无味,唯有雪香浓淡相宜,王安石捕捉那缕香,很入味,很经典,不愧是文学大家。

  大约是,没有谁会说一抔雪有毒,从无防备之心,因为它通体晶莹,绝不掺杂。我记得,小时候,吃雪成瘾,每逢落下厚雪,便赤手捧雪,吃上一口。大人见了说,真是孩子,吃什么都香!我上高中两年,冬季里,从不带水,中午吃饭,遇到雪,吃完就捧雪入口,为了表白理由,常常喊一句“好香啊!”求学苦,却有天赐雪香,走在路边,团雪成球,真胜过豆沙包,吃起来咯吱咯吱,似有香气。为了证明给小伙伴看,还鼻子凑上深嗅几口,却又有清爽的寒气而来,这应该是一种“寒香”,是渡过寒劫而来的香。长大以后,学习课文,读过的雪花句子,我都习惯往“香”上靠。“千树万树梨花开”,岂止是雪容如梨花,雪香变成梨花香。“故穿庭树作飞花”,充当“飞花”的角色,不仅仅是游戏吧?雪香附树体,结果盈雪香。直到遇到宋诗“一树梅花似雪香”,更确信,雪香不缥缈,或许是,诗人卑微,不能高攀梅香,无雅香清格,便将雪香做喻体,咏志抒怀。

  雪香难得,雪香隐于寒。

  笼统地说,瑞雪兆丰年,还觉察不出雪香,从作物学看,南方少小麦,并非不能种植,而是无雪麦不香。白雪为被子,覆于冬麦之上,酿出了麦香。雪香转化为麦香,我们才闻得到。生活的香,源自大自然的所有馈赠。

  

  三

  我注意到人们给雪香定性,一曰寒香,一曰冷香。雪花飘飘飞飞,应留寒香在手。雪花是苦寒酿得到花,寒香更珍贵。一首《寒窑赋》,吕蒙正更懂得寒香苦滋味。“春浅香寒蝶未游”,读书人吴融先在寒香上舞,藐视蜂蝶。读书人最知寒香份量,所以赋予雪花很多故事,囊萤映雪,雪光为烛,他们岂止是借助雪的光芒,更独得雪的一份温暖和馨香。世人啊,多少是有点偏见的,给爱情送上玫瑰花香,给和平送上橄榄枝的绿香,雪花香怎么派上用场呢?也是,只能化作文字,留在书香里,送给那些苦读的人。我想借用作家朱成玉的一个词送给雪香——与世无争的香。雪花本是水做的,在一池,自成风景;化雪花,舞于空中也是风景。雪香从不在春荣夏长秋兴中与众花抢占位置,守住一天的寒,雪香总是化为一股力量,释放出独特的气息。寒香,属于苦读者特有的香气。耐得数九之寒,才得雪香盈身。有情志的人,才喜欢靠近这缕寒香,否则会被寒香窒息。而冷香,多用来形容女子气质,幽韵清香,非人间花卉可有的气质,这种审美,鄙视妖冶俗气,追求的是逸香神韵。做一朵雪花,酿一身冷香,飘逸韵致,以雪花为范,得“曲溪流觞”之美,脱俗自生香。毕竟,找几个冷香型的演员作为人生模仿,是舍本而逐末,不得真传。被雪香滋养,可得气质,被几捏化妆品养颜,香气易逝,谈不上养成气质。

  时光很浅,也很深。我们可以无视一朵雪花,若不闻雪香,肤浅着。也可以握住一朵雪花的魂,嗅悉雪花的香。不仅看雪花飞舞,也感受雪香飘来。在清冷中闻香赏物。纷落的花絮,给我们凋残的感觉,飘落的雪花带给我们的是清雅之喜。只要落雪,雪香便至,与之低语,轻吟心中的诗,心知雪花落在眉宇间,是为了一阕词,选一个带“香”字的词牌,牵住一段有雪香的时光,用心给这抹香配上心曲,唱一曲人间清欢,也释放一抹清香。

  窗外又飘雪花,似因我写雪香而赶来。听东风声音,有雪香漫过……

  

  2025年2月22日原创首发江山文学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