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小友俊雨(散文)

作者:青李子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21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俊雨,最近忙什么呢?”

  “读书,跟老师写作业,写点东西,主要想怎么修改,修改是我最应该学习的。”

  “你读的书太多了,佩服你!”

  “老师修改文章,您有什么心得?”

  “我没真正修改过,只是挑挑错别字。”

  “以后我要常常请教老师,我的错别字很严重。”

  “没问题。”

  这段简单的对话,是今天上午我跟俊雨的交流,俊雨在廊坊福利院生活。在简单聊天中,我得知他近段时间一直在坚持跟着一位老师写武侠史作业。这个消息,于我而言,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是因为我早知道他有武侠情结。早在2012年,他便以“天下有雨”的笔名,成为搜狐的签约网络作家,创作了23万字的武侠小说《大风行》,由此开始他的创作之旅。2015年,他的第一本自传体小说《爱之花》由华夏出版社出版。2020年12月,25万字的《梦的乌托邦》问世,他还给我寄了一本。接到书后,第一时间一口气读完,印象中还给俊雨回了一封手写书信,只是记性被一点点溶进岁月之河,书信的具体内容目前已记不太清楚了。

  回想与俊雨的相识,其实从认识他到现在,我只见过他两次。第一次在北京鲁迅文学院,那次我与他擦肩而过,严格来说这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见面。而另一次,是在当年的廊坊三巨头组织的“大家文学苑”年会上。这两次见面,面对面说话不过五句。

  擦肩而过的那一次,他那灿烂的笑容和独特的步伐,让我忍不住多留意了一眼,还向约我前来的中作协盲人作家张骥良老师打听:“走路特别的那个男孩子是谁?”张老师仅凭我描述的“走路特别”,就猜出我说的是张俊雨。他告诉我:“他是一位脑瘫作家,可能写了。”在那个满是残疾人作家的结业仪式上,“脑瘫”这个词没有丝毫贬义,反而让我对这个特别的男孩多了几分好奇!我不由自主地从心的里默念了两遍:“张俊雨,俊雨!”而此时,冥冥之中一个声音告诉我:这次的擦肩而过,不是结束,而是开始,真正认识的开始。

  没想到,当天回家后,就收到一条申请加微信好友的消息:小勤勤,备注:张俊雨。天啊,真不敢思意,那天冥冥之音,竟然不到半天时间就兑现了,命运的安排竟得到了验证。我兴奋地通过,从此,开始了我们断断续续的联系。

  上面提到的廊坊三巨头,是我私自对三位老师的称呼,他们分别是盲人作家李东辉老师,和他的两个同样写文章的好哥们李宏志和毕树志老师。在微信上,与李宏志老师聊得较多,他特别关心俊雨,并约好一起到廊坊福利院看俊雨去。可惜的是,李宏志老师突发疾病离世,让那个约定永远成为了约定,再也没有兑现的机会。我从心里暗暗发誓,独自前去,看望俊雨,谁知疫情又突然袭击,让看望俊雨之行再次搁浅,直今也未成行,才有了开头的那些对话。

  那一年元旦,新宏志老师力邀我去参加三巨头举办的年会——订阅号“大家文学苑”年终年会。我却一直在婉拒。我习惯了独处,已不适应多人参加的活动。

  “姐姐……好,我想妈妈了,你……也来年会,好不……好?”听到俊雨结结巴巴又含混不清、听着都让人倍感吃力的话语,我的眼泪刷地流了下来。

  “好,好,我去,俊雨,我一定去!”我使劲儿保证,使劲儿地点头,仿佛隔着屏幕,他也能看到似的。

  我一早驱车前往,赶到指定地点。因为到的早,便与同样早到的李宏志老师一起张罗,挂标语,摆桌盘,贴桌签,放瓜果,在做这些的时候,大家纷纷而至,没愁到,压轴到场的,竟是我渴望见到的俊雨,只见他在众人的簇拥下,又张着那张笑脸,迈着那特别的脚步,艰难地进门来了。他的到来,受到大家一致的鼓掌欢迎。大家簇拥着他,慢慢走到贴有“张俊雨”标签的座位上,那张桌子,是主桌,坐着的都是“大家文学苑”的元老们。我与俊雨不超5次的说话,就是在那次年会上。

  “俊雨好!”

  “姐姐好!我又晚到了,不好意思,我又要赔礼道歉了。”之前聊天,我说过他要简单做人,不要总因为太在意别人的话而去赔礼道歉的话。

  “……”我刚想说什么,李宏志老师宣布年会正式开始了,想说的活我只好咽下去。

  因为人多,我和俊雨面谈的机会再没有出现。通过朋友介绍,我认识了陪伴俊雨一起来的廊坊福利院的张宝旺院长,幸运的是我与张院长有了一段聊天,当然,内容全是围绕着俊雨,这让我对俊雨有了更多的了解。

  张俊雨,生于1983年,河北省廊坊市人,廊坊市作家协会会员。先天脑瘫,肢体三级残疾,语言功能障碍。“他患有脑瘫,是一降生就有的。”廊坊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宝旺说道。当年,张俊雨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遭遇了煤气中毒,父亲在那次事故中离世,母亲的身体也受到影响,他一出生就被医院确诊为脑瘫。1997年的寒冬,张俊雨的母亲不堪生活重负而离世,14岁的他成了孤儿,15岁开始到福利院生活。

  没有了母亲,张俊雨就没有了他唯可以依靠的那座山。可是,在进入福利院后,张院长又跟那座山一样的存在,张院长知道俊雨喜欢读书,便想方设法为他搜集各种书籍,纸版、电子版都有。至此,我才明白俊雨为何能读那么多书,他的知识源泉来自何处。

  俊雨不胆爱读书,爱写作,还很热心。有一次,他从朋友圈看我膝关节疼,专门为我从网上搜集中医的养骨法,还告诉我拿保鲜膜包姜汁,包一会膝盖,拔一拔寒气。他的健康状况如此不佳,却还想着我,这份心意,怎能不让人感动?

  如今,春天来了,我心里一直惦记着俊雨。今年,我一定要去看望他,和他交流、学习。我期待着与他面对面畅谈,听他分享读书写作的心得,我相信那一定是一次有趣、温暖的相聚。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