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很久以前啊,垣曲县的五福涧村子里,住着一个名叫韩二娃的人。韩二娃的父亲去世的早,他从小和他的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苦的生活。他们孤儿寡母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他们家里只有几片贫瘠的坡地,这些地里的庄稼总是收成不好,几乎打不到足够的粮食来维持母子俩的生计。为了养家糊口,韩二娃只能去给财主家放羊,以此来换取一些粮食,养家糊口。
韩二娃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却非常聪明,每当他看到其他人家富丽堂皇的住宅,以及花天酒地、奢侈无度的生活时,他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酸楚的感觉。虽然他嘴上从不说什么,但内心深处却在默默地渴望,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过上像财主家那样富足阔绰的生活。
有一日,二娃登上山坡去放羊,他将羊群驱赶到草木繁茂之地后,便悠然自得地躺在一片茂密的草丛中休息。他随手将手垫在头下,作为临时的枕头,目光投向天空中飘浮的白云,二娃思绪缥缈,遐想连翩。不久,二娃便沉沉入睡,发出轻微的鼾声。
正当二娃沉睡在梦中时,一阵清风微微拂过,两位路过的仙人驾着两片祥云降临在他的头顶上空。
其中一位仙人说道:“你看,这放羊娃躺睡的地方,可是一片风水宝地啊。如果有人将祖坟选址到这个地方,那他的后代子孙可是能够世代为官的哈!”
另一位仙人也笑眯眯附和道:“确是如此呀,不过,如是能将此地再向左挪上一两尺,那么能够占据这个墓穴的人,一定能孕育出一位显赫的官员啊!”
另一位仙人又说:“遗憾的是,这世界上的风水师大多都是学识浅薄,只会骗取人们的钱财,却不能识得真正的风水宝地哈。”
另一位仙人也说:“凡人总归是凡人,他怎么能和仙人作比较呢?天机不可泄露!”
说完,二位仙人相对一笑,飘飘然而去。
在那个山坡上,二仙的对话本来是没有人知道的秘密。但命运的巧合,却让二娃在梦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
二娃是个聪明有心计的年轻人,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仔细记下了二位神仙所说的那个地点,并标记好了位置。第二天清晨,二娃像往常一样赶着羊群上山放羊。
但他这次带上了一把铁锨和一把镢头。因为他心中早有了计划,准备一边放羊,一边在山坡上偷偷挖掘墓穴。
一天又一天,经过几天的努力后,墓穴终于挖好了。
二娃站在墓穴旁,心中不禁矛盾起来。他心想,自己唯一的亲人只有母亲,只有将自己的母亲安葬在这里,才能让自己交上好运,实现做官的梦想。他的母亲虽然年事已高,但身体依然结实硬朗,健康状况良好。这让二娃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之中。“我的母亲什么时候才能寿终正寝呢?”
二娃心中暗思,“这真是远水不解近渴啊。”他左思右想,心中渐渐萌生了一个恶毒的计划。
这个念头一产生,就像一棵毒草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二娃怎么撵也撵不去,怎么抹也抹不去。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不幸的家庭又遇到了逆子的背叛。
又是一天的早晨,二娃照常在山坡上放羊,到了快中午时候,他假装慌忙跑回家中,气喘吁吁地告诉母亲说:“今天放羊时,我不小心让一只羊掉进了一个深坑里,我一个人怎么也拉不上来,需要母亲去帮忙把它拉出来。”
母亲一听到东家的一只羊掉进了坑里,马上就紧张起来,于是焦急地对二娃说:“我们得赶紧去呀,可不能耽搁时间,羊如是死在坑里,可就糟了,没法向东家交代呀!”
母亲跟随着儿子慌忙奔向山坡。
到达坑边时,母亲问二娃:“咦?这是谁家的新墓,建在这山坡上?”
二娃回答说:“不清楚是谁家的,但羊确实掉进里面了。”
母亲说:“让我看看墓坑有多深,羊在哪里?”
当母亲伸出上身向墓坑里探望时,二娃在她身后,突然用力一把将他母亲推入坑中,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铁锹迅速填土将母亲活活掩埋。
埋葬了母亲之后,二娃心情大爽,他站在山坡上高声歌唱来:
头顶白云山,
脚踏翠湖转。
手拿金石块,
韩家不出大贤宦,
地陷长江干。
二娃这时正完全沉浸在为母亲选择了一块风水宝地的喜悦中。他唱着欢快的歌谣,跳着欢快的舞蹈,他尽情地在这无人的山坡发泄着他内心的激动,想到二仙的话,他此时感到美好前景正在向他招手。
就在这个时候,两位神秘的神仙恰好又路过此地,他俩亲眼目睹了二娃的所作所为。又看到二娃如此欢蹦乱跳,心中不禁感慨万分,二仙同时叹息道:“人心难测呀,这个逆子残害母亲真是天理难容!”于是,两位神仙相视一眼,用眼神彼此交流了各自的想法,他们决定同时对这块风水宝地施加神力。
他们走到二娃母亲的坟墓前,轻轻地吹了一口仙气。瞬时间,一座高大壮观的庙宇拔地而起。只见庙宇的建筑美轮美奂,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接着,神仙们又走到二娃面前,再次吹了一口仙气。瞬间,二娃的身体发生了异常变化,他变成了一只钩嘴鹰,僵立在庙门前。
从此以后,变成钩嘴鹰的二娃就永远在这里守护着母亲的庙宇。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段离奇的故事,就将这座庙宇命名为鹰嘴庙。历经岁月千百年的洗礼,风雨的侵蚀以及战火的摧残,尽管庙宇原型已不存在,但至今仍然可以看见一些残垣断壁和废墟瓦砾。
每当人们踏足在这片废墟时,总会想起那个关于二娃及其母亲的传说故事。二娃的贪婪与不孝所造成的恶果,不断地提醒着后人,做人应以诚信为本,孝顺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