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也说福佑村(散文)

作者:周仓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10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6998篇,  月稿:6547
“人间福地,天必佑之。”

  福佑村之名,似乎蕴含着某种神秘的庇佑。不知道这个村名的具体来历,但一位文友前些天去福佑村采风后在文章中写道:“走走福佑,福气伴你左右。”由此,我觉得福佑这个古村是值得去一次的,去过之后,似乎就会真的有福气相随了。

  福佑村地处国家5A级风景区楠溪江中心腹地,位于永嘉北部,地理位置恰好在岩坦港与张溪港交汇之处,常年流水潺潺。溪滩上,绿树成荫,松树、杉树、柏树等常绿乔木和各种各样的荆棘丛相谐相生;溪水中,不知名的各类小鱼儿相互嬉戏,时而并肩迎着水流往前冲,时而碰头问好后迅速分开,此时的你,如果脱掉鞋子,寻一块扁平的滩石,坐下,将双脚伸进水里,便会立即引来鱼儿的垂爱,它们争相触碰你的双脚,或许是因为你的脚有味,鱼儿一碰,便像触电般迅速闪开,继而再次向你游来,这样周而复始,直把你双脚触碰得痒痒的。

  前些天,华南作家公众号组织了一个去福佑村采风的团队,诚邀人小路老师和组织者乔休老师问我是否有时间一起前往,因行程冲突,我遗憾没能参加。二十多人采风回来后,每个人都发了一篇文章,这些文章体裁有散文,有诗歌,还有书法作品。精致的散文,优美的诗歌,飘逸的书法无不让我心生羡慕。

  作为土生土长与福佑同属岩坦镇的我,因错过采风,只能凭借年少时的记忆来说说福佑了,这便是题目用“也”字的由来。福佑村的点点滴滴,承载着我成长岁月中的诸多回忆。

  小时候住福佑村的人是我的羡慕对象,那里有车路,有代销店,还有一个“木材检查站”,那个时候我们村还没有通公路,而福佑村早已经是车水马龙了,他们进城可以直接在路边等车,不像我们别说进城,就是进镇,去岩头镇都要先爬山越岭一个小时,之后来到溪口村,等从岩坦开过来的班车,全程耗时大半天。

  公路是石子沙路,车辆驶过会扬起一片尘土;岩坦到瓯北的班车一天三班,早班车在早上6点就开出来,一路上兜揽乘客,车子坐满了,售票员就把自己的座位让出来,

  “福佑到了,福佑到了,有人下车吗?”车子行经福佑村时,售票员按惯例都会在车内询问几次。其他村庄车子是否停靠全凭驾驶员决定,前方有人拦车就停,没人拦车就一路扬尘而去。福佑村地理位置特殊,其与抱袄接壤,在村口位置有两条路交汇形成一个三角区,一条路进城,另一条路去往张溪。我们那个方向有很多人跟张溪有亲戚,平时来往需要经过福佑村中转,这样的交通,使得福佑村成了类似于枢纽的一个功能。

  从岩坦去瓯北,再中转渡轮进城的人多,班车少,几乎每趟车都会被挤满,没到福佑村车内连发动机上都坐了人,满满当当的乘客遮挡了售票员的视线,她没法看清前方是否有人要上车,但她要关注在福佑村下车的乘客,售票员询问驾驶员,在确认暂时无人拦车后就会面对乘客询问一遍,生怕有人坐过头。

  生长在没有通公路的山坳里的我们,福佑村的“繁华”景象对于我们这种“没见过世面”的人来说,那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有一次,我跟大哥坐“三轮卡”去岩头二姨家帮忙干农活,在福佑村路口同时看到有两辆小巴士停靠在那里时,大哥脱口而出,惊叫出声说:“快看,那两辆车好大啊。”

  福佑村除了车辆来往多,还有好几家代销店,那里的人买酱油食盐啥的很是方便,不像我们连买盒火柴都要花上一个小时;最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木材检查站。那个年代,林业部门对木材运输管制很严,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不被非法采伐,通过在农村交通要道设立执法机构,检查过往运输木材的车辆,防止乱砍乱伐偷运现象发生。以福佑村为中心,往北方向的包括岩坦在内的所有村庄,只要运输物资进城或出省的,都要经过福佑村,这里不仅公路连接多个方向,还有一条水路。村外的那条溪,在三十年前,水流是很湍急的,从楠溪江上游一直到瓯江口,全程可以撑蚱蜢船和竹筏,很多物品,都可以通过水路进行城。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力度也空前巨大,砂石路被柏油路代替,公路也拓宽了许多,进城班车也更新换代了,将原先逼仄的小巴士换成了宽敞的中巴车,性质也有“国营”变作了私营,运营管理更趋严格,不再允许营运者将车子塞满,大大提高了乘客的安全性。

  后来又建设了诸永高速公路,我们进城大约一小时即到,大大方便了出行,从此我们经过福佑村的机会渐渐地变少了。

  如今的福佑,更是焕然一新了。为了弥补错过的这次随团采风福佑村的经历,我特意在华南采风团采风结束后的次日驱车独自去了一趟,去探寻那些被作家们描绘过的风景,感受了福佑村的现代化气息。这里有弥勒佛山、龙首岩等优美的自然风景,一座抱岙水利工程穿越村庄,水流潺潺,周边绿树环绕,仿佛人间仙境;历史文化底蕴也越发的深厚了,丰富的人文故事更是增添了村庄的魅力。

  回城的时候,我买了当地的麦饼。夜幕中,我驱车行驶在宽阔平坦的柏油路面上,静静地听着公路外的潺潺流水声,蓦然间,我深深地感悟到,如今的福佑村已然成了藏在深山里的一位大家闺秀,她张开温柔的双臂,正以热切的眼神,盼望着人们的踏足。

  愿福佑村“人间福地,天必佑之”,在未来继续绽放光彩,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广开思路,建设民宿,争取成为人们心目中一片宁静而美丽的净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