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绿盈乡村蜕变记(散文)

作者:杨新榕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5181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8888篇,  月稿:11890


  

  引言

  

  2024年初夏日的一次偶然机缘中,我在朋友处听闻了泉秀溪村那令人瞩目的乡村建设成就。怀着满心的好奇与期待,在朋友的陪同下,我踏上了这片充满神秘与希望的土地,也由此结识了那位带领秀溪村不断前进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志成。

  秀溪村,这个曾经在环境和经济方面都面临重重困境的山村,却如同一颗被遗忘的明珠,在岁月的洗礼中逐渐散发出独特的光芒。它所处的福建中部偏西地带,那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为这片土地赋予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3.2%,仿佛一片绿色的海洋,尽显“金山银水”的魅力。

  从大革命时期开始,秀溪村就承载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陈平山等革命先烈在这里建立地下活动据点,老区人民用他们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过去的辉煌并不能掩盖当下的困境。地处偏远山区,以种植甘蔗、枇杷等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使得农副产品长期依赖水果贩子转运售卖,价格低廉,极大地挫伤了农户的积极性。但幸运的是,秀溪村在几代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业领域,他们独具慧眼,打造了特色采摘基地,如甘蔗采摘基地和枇杷采摘基地,引进优质品种,举办采摘节等活动,成功地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甘蔗和枇杷产业犹如两颗璀璨的明星,为农户带来了可观的增收,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文化旅游方面,秀溪村更是下足了功夫。他们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精心保护和利用云门寺等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古建筑,挖掘罗隐读书处等旧址,将传统制糖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推出了独具特色的伴手礼,打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乡村旅游品牌。如今,游客们纷至沓来,不仅可以欣赏到秀溪村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享受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同时,秀溪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毫不松懈。他们拓宽了进村公路,使得外界的资源和信息能够更加便捷地流入村庄;整治了河道,改善了村庄的水环境;建设了污水处理设施和旅游公厕,提升了村庄的环境卫生水平;还配套建设了百姓书房、乡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这些努力犹如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秀溪村发展的大门,让这个曾经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脏乱差的山村,转变为设施完善、生态优美的乡村休闲旅游景点。

  如今,秀溪村荣获了泉州市级第五批美丽乡村第一名、省“四星”级旅游特色村、中级版“绿盈乡村”、市级乡村振兴精品路线示范村、国家级“森林村庄”等众多荣誉称号,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成功典范。它的故事如同一部壮丽的史诗,讲述着奋斗、拼搏和创新的力量,激励着更多的乡村向秀溪村学习,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梦想而努力奋斗。

  我将以一名见证者的身份,用文字记录下秀溪村这一转型历程中的动人故事、奋斗历程与成功经验。我希望通过这部纪实文学,让更多的人了解秀溪村的故事,感受到乡村振兴的魅力,为推动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秀溪村的田园风貌

  

  秀溪村像一颗被时光遗忘在涂岭西北方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那四周连绵起伏、错落有致的青山,宛如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绿色锦缎,以其磅礴的气势将整个村庄紧紧环绕其中。那绿色,深沉而又鲜活,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的一幅巨大画卷,每一处山峦的起伏、每一道沟壑的纹理,都尽显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在这绿色的怀抱里,错落分布的屋舍宛如一颗颗小巧的珍珠,点缀得恰到好处。这些屋舍有的古朴典雅,有的简洁明快,它们或依着山势而建,或傍着溪流而居,与周边那一片片肥沃的良田以及波光粼粼的美池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田园美景。那良田,宛如一块块绿色的大地毯,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那池水如一面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天空的湛蓝和山峦的翠绿,波光粼粼之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与诗意。

  田间阡陌纵横交错,仿佛是大地的脉络,承载着农民们辛勤的汗水和希望。这些阡陌,有的笔直如线,仿佛是大地的琴弦,在微风的吹拂下发出悠扬的声响;有的蜿蜒曲折,仿佛是大地的指纹,记录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变迁。走在这些阡陌之上,仿佛能感受到农民们那一颗颗炽热的心,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耕耘着希望,播种着未来。

  鸡犬之声相闻,那清脆的鸡鸣和欢快的犬吠声,在山谷间回荡,传递着乡村独有的生活气息。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秀溪村的土地上时,公鸡们便开始引吭高歌,那嘹亮的鸡鸣声仿佛是在向世界宣告着新一天的开始;傍晚,当夕阳的余晖渐渐消散在天边时,犬吠声便此起彼伏,那欢快的犬吠声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一天的收获。这些声音,清脆而又悦耳,它们与田间的劳作声、溪流的流淌声相互交织,构成了一曲和谐而又动人的乡村交响曲。

  秀溪村的风景之美,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智慧的完美结合。而其中最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人文荟萃、风景独好的云门寺。这座深藏于云门山麓的古寺,宛如一位隐士,静静地沐浴在岁月的洗礼中,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气息。它面朝天马山,背依象峰山,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它挑选的绝佳位置,使得它既能沐浴阳光的温暖,又能感受山峦的庇护。那天空,湛蓝如宝石,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纯净的颜料涂抹而成;那山峦,翠绿如翡翠,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玉石雕琢而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云门寺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仿佛是一座屹立在天地之间的精神堡垒。

  据嘉历《云门石碑》的记载,云门之寺,始于宋,历经岁月的沧桑,曾毁于元,却又在清时得以复兴。在其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共有三重九落,那气势,仿佛能与天地相接。僧侣多达百人,他们在这里诵经念佛,弘扬佛法,使得云门寺声名远扬,与泉州开元寺并称为“东云门、西开元”。走进云门寺,那古老的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历史的痕迹,每一根梁柱都见证了宗教的神圣。那些砖石,有的已经斑驳脱落,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岁月的无情;那些梁柱,有的已经弯曲变形,仿佛是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但正是这些斑驳脱落的砖石和弯曲变形的梁柱,才使得云门寺更加具有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价值。寺内的佛像庄严肃穆,香火袅袅,仿佛能将人们的心灵带入一个宁静而神圣的境界。那些佛像,有的高大雄伟,仿佛是一座屹立在天地之间的精神支柱;有的小巧玲珑,仿佛是一位隐藏在山林之间的仙人。它们有的面带微笑,仿佛是在向人们传递着慈悲与智慧;有的神情肃穆,仿佛是在向人们警示着世间的善恶。在这些佛像的注视下,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让人们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们的思想得到升华。那些新建的建筑,虽大多依旧址而建,但却在保留了历史韵味的同时,融入了现代的建筑理念,使得这座古寺既有着历史的厚重感,又不失现代的气息。这些新建的建筑,有的是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有的是文化展览厅,展示着云门寺的历史文化和佛教艺术;有的是餐厅和住宿设施,为游客提供舒适的住宿和美食。这些新建的建筑,与古老的寺庙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现代气息的历史画卷。

  曾经的秀溪村,却并非如今这般美丽与宁静。那时的环境杂乱无章,垃圾随处可见,小溪也失去了往日的清澈。那些垃圾,有的是村民们随意丢弃的生活废弃物,有的是游客们留下的垃圾,它们在溪边、路旁、田边随处可见,仿佛是一个个丑陋的伤疤,破坏了秀溪村的美丽风景。小溪,曾经是秀溪村的生命之源,它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虾蟹在水底欢快地爬行。但随着环境的恶化,小溪也变得浑浊不堪,水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水中的生物也逐渐消失不见。

  经济状况并不富裕,村民们过着简单而朴素的生活,虽然他们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却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仿佛被岁月掩埋在了时光的角落里。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淡而又单调的生活。他们虽然勤劳善良,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无法将自己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村庄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但如今,时光的车轮缓缓驶过,历经了历任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与综合整治,秀溪村宛如一位沉睡的佳人,正逐渐苏醒,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那现任的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王志成,1974出生的他在2021年从前任村书记廖怀忠的手中郑重地接下这根接力棒后,秀溪村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强劲的动力,正满怀期待地迎来着崭新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乡村旅游的关注度如同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断地升腾、高涨。秀溪村那宛如仙境般的美丽风景,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一幅画卷,那独特的文化底蕴,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开始逐渐在外界的视野中闪耀光芒,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

  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如同欢快的鸟儿,纷纷飞抵这片宁静的土地,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对乡村宁静与古朴的向往,他们的心灵深处沉醉于历史的韵味与文化的底蕴之中。这些游客的到来,犹如一股清泉,为秀溪村带来了滚滚的经济效益,那原本沉寂的村庄,渐渐热闹起来,商铺林立,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一个角落。同时,这也为秀溪村带来了无比珍贵的文化交流和发展的机遇,让这个古老的村庄开始与外界进行着深度的对话与融合。

  秀溪村的人们,仿佛在一瞬间觉醒,他们深刻地意识到了自己所拥有的优势和潜力,那是大自然赋予他们的瑰宝,是历史沉淀下来的财富。于是,他们如同勇猛的战士,毅然决然地拿起工具,积极行动起来,开始对村庄进行全面而细致的环境整治。他们不放过每一个角落,将溪边的垃圾一一清理干净,让那清澈的溪水重新流淌起来,仿佛是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的湛蓝和云朵的洁白。他们用心修缮着古老的建筑,仿佛是在与历史对话,保留着那份独特的韵味,让每一块砖瓦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不仅如此,他们还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积极开发各种旅游项目,如那充满农家风情的农家乐,让游客们能够品尝到地道的农家美食,体验到农耕生活的乐趣;那充满采摘乐趣的采摘游,让游客们亲手摘下那新鲜的水果,感受着丰收的喜悦;还有那充满民俗韵味的民俗体验,让游客们穿上传统的服饰,参与到各种民俗活动中,亲身体验到秀溪村的独特魅力。

  在王志成书记的带领下,秀溪村的人们仿佛是一群团结协作的蜜蜂,辛勤地酿造着属于自己的甜蜜。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描绘着秀溪村的美丽画卷;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传承着秀溪村的历史文化;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欢迎着每一位来到秀溪村的游客。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一定能够将秀溪村打造成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历史、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美丽村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里,让秀溪村的名字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在这个过程中,云门寺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秀溪村的文化象征,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村民们通过对云门寺的修缮和保护,不仅传承了历史文化,也为村庄的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他们加强了对云门寺的管理和维护,提高了服务质量,让游客们能够更好地欣赏和感受云门寺的魅力。

  如今的秀溪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那宁静古朴的田园气息,那人文荟萃的历史底蕴,那风景独好的自然美景,仿佛是一首动人的乐章,在涂岭的西北方奏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秀溪村将会成为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旅游胜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乡村的魅力与美好。

  

  二、秀溪村的红色记忆

  

  

  风云激荡的大革命时期,那是一个充满着热血与激情、斗争与牺牲的时代。秀溪村就如同一位坚韧不拔的巨人,在历史的洪流中稳稳地伫立着,以其坚实的身躯承载着那段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革命历史。每一块古老的石板路,每一面斑驳的墙壁,都仿佛在诉说着当年那些英勇无畏的事迹,都仿佛在见证着革命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和无畏精神。

  今天,我怀着一颗既崇敬又充满好奇的心,再次踏上了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的探寻之旅。我深知,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蕴含着无尽的历史价值,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去用心聆听和铭记。

  我无比荣幸地采访到了秀溪村的老支部书记、百岁五老吴秋顺。1944年,年轻的他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从此成为了这片红色土地的忠诚守护者和传承者。当我在王志成书记的引领下,怀着满心的期待和敬仰,来到吴老的家里时,迎接我们的是吴老那热情洋溢的笑容。他如同一位慈祥的长者,将我们让进那充满着岁月痕迹的客厅,家人也迅速泡来了热气腾腾的茶水。那袅袅升腾的水汽,仿佛是历史的迷雾在缓缓消散;那温暖的茶香,仿佛是革命岁月的芬芳在空气中弥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们身上,那柔和的光芒就像是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脸庞,仿佛也在诉说着那些遥远而又深刻的往事,那些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