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粉碎美军夏秋季攻势的英雄们(散文))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故事

作者:碧薇萍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36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8888篇,  月稿:11890
志愿军粉碎美军1951年夏秋季攻势中,第64军第191师在临津江以西马良山、高旺山地区进行防御。10月3日开始,英第1师和美军骑1师第5团一部,在6个营炮兵、120多辆坦克和大量飞机支援下,每天以1至2个团的兵力,向第191师防御阵地实施轮番进攻。志愿军第191师先后加强炮兵连15个、高射炮兵营3个、坦克连2个,依托坑道式工事和野战工事,抗击英、美军的进攻。阵地反复争夺,多次易手。

  10月5日,英、美军把进攻重点放在马良山主峰及其西南216.8高地,坚守主峰的2个连,打退美军10多次猛攻,毙伤敌人100多人;坚守216.8高地的一个连,依托坑道式工事,击退英、美军21次进攻,毙伤敌人700多人。战至8日,第191师奉命主动撤出阵地,在黄鸡山、白石洞一线继续进行防御。英军第1师以伤亡2600余人的代价,占领了马良山。

  1952年6月1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王玉章采写的通讯,题名《英雄守卫着马良山》,该文报道了志愿军英雄们守卫马良山的英雄事迹,摘录如下:

  1951年9月底范佛里特发动所谓“秋季攻势”的时候,美国将军们就叫嚣着要攻下马良山这座“战略山头”,但战争的实际却严酷地粉碎了他们的狂妄企图。9个多月来,攻击马良山的敌军已经更换了4次:先是英国帮凶军第29旅,这个旅被打残废了,换上英国帮凶军第28旅,这个旅又被打得焦头烂额,就又换上美国侵略军第3师,今年4月间又换了李承晚伪军第1师。美、英侵略军已在这座山上损失了6000多名官兵,但他们妄图侵占的目标--马良山,却仍然只能在他们的望远镜里看到。

  炮火日夜地在马良山上轰鸣着,山岭的自然面貌已经改变了:山上的丛林早已被连根拔起,烧成灰烬;主峰上的尖顶也被炮火削平,成为光溜溜的秃头。在山顶上的每一个弹坑,每一块石头,都镌刻着志愿军英雄们的胜利业绩。

  在这座英雄山岭上,有个弹坑垒垒的216.8高地,那就是“马良山阻击英雄连”先后歼敌700余人的地方。在去年10月5日,英雄连长阎志刚率领20几个战士,以高度勇气和巧妙战术迎击400多个敌人的进攻,使敌人遭受惨重的伤亡。当时敌人已侵占了山峰,阎志刚他们据守的3个大地堡受到敌人的猛袭,燃烧手榴弹炸在地堡门口,火焰烧着了阎志刚和战士们的衣服。他们一边扑火一边猛烈射击,使冲锋过来的敌人一批又一批地倒下去。后来阎志刚率领战士们反扑到山峰上,把敌人打下山去。

  在马良山上有一段勇猛地战斗过的堑壕,这就是被赞为“三面铁墙”的战斗英雄张豪、潘山、陈忠兴和他们的战友们立下战功的地方。去年10月6日,英雄们迎击近千个敌人的猛烈进攻:陈忠兴用一颗反坦克雷炸死了16个敌兵;六零炮班班长潘山打完了炮弹又拿起冲锋枪来射击敌人;战斗英雄张豪连续向敌人猛掷手榴弹;通讯员、司号员也奔忙在阵地上,将一大把一大把揭开盖子的手榴弹和压满子弹的冲锋枪梭子输送到战士们面前。这条堑壕没有一处不向敌人喷吐复仇的火焰,打得倒在前面的尽是一堆堆敌人的尸体,数目足有500多具。

  马良山诸峰经过了许多次激烈的争夺战,我军暂时主动撤离这座山岭。但英国帮凶军第29旅爬上马良山诸峰时,已被打得疲惫不堪了,他们足足付出了死伤2600人的惨重代价。英国帮凶军只好把28旅调来替换29旅。

  

  董来扶坦克连

  

  董来扶,1929年9月生,山东烟台人。抗美援朝战争时,董来扶担任坦克2连连长,全连装备了苏式T34坦克。董来扶的坦克连参加了攻占马良山的战斗,创造了解放军装甲兵史上的一个辉煌战例。

  1951年11月,志愿军坦克2连和坦克4连配属64军191师一个团反攻马良山。防守马良山主峰的是英军28旅皇家苏格兰团第1营,营长曾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战日本、法国、德国和非洲战场,作战经验十分丰富。皇家苏格兰团第1营占领主峰后,构筑了由明碉暗堡组成的多层地堡群,前沿设有10米宽的铁丝网,还布设了有手拉雷、脚踏雷、照明雷构成的混合雷场。

  11月4日下午3时,志愿军总攻开始。志愿军两个坦克连掩护步兵冲向主峰。坦克兵第1次猛烈炮击,把敌人占领的216、280、317高地打得烈焰冲天、硝烟弥漫,英军工事和地堡被摧毁90%以上。坦克火炮攻击15分钟后,由步兵轻武器射击。英军以为志愿军步兵已经接近他们阵地前沿,于是纷纷跑出工事,进行阻击。这时,坦克火炮进行第2次火力速射,敌人被炸得死伤狼藉,暴露的明碉暗堡又大都被志愿军坦克炮摧毁。

  英军炮火开始反击。集中4个炮群一齐开火,炮弹如冰雹般飞落志愿军坦克阵地。紧接着,13架敌机向志愿军进攻部队轮番轰炸、扫射,2连的两辆坦克被燃烧弹击中。此时,离步兵向主峰发起冲击还差两分钟。董来扶一面指挥战士们跳出坦克扑灭大火,一面命令坦克炮手继续射击。坦克上的大火很快被扑灭了,英军残存火力点也全部被摧毁。志愿军步兵按时发起进攻,攻占了马良山主峰。英军皇家苏格兰团伤亡500余名官兵,幸存的48名英军官兵则举手投降。事后,在被坦克摧毁的碉堡中,发现了英军营长的尸体。马良山战斗,坦克2连荣立集体二等功,董来扶荣立个人三等功。

  

  一级英雄高成山

  

  高成山,1922年生,河北易县人。194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加八路军,历任通信员、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连长等职。1951年6月参加志愿军赴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2团第6连连长。

  在粉碎美军秋季攻势战斗中,高成山率领6连坚守金化郡938.2高地。1951年10月16日晨,敌军在4架飞机、数十门火炮的火力掩护下,先后以2个团的兵力轮番进攻6连阵地。当第5班阵地将被敌军突破时,高成山立即组织反击,打退了敌人进攻。5班班长、共产党员郭德志,在负伤后奋力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时,仍高喊着:“打得烂共产党员的肉,也打不烂共产党员的骨头!”最后壮烈牺牲。

  当6连被敌炮火封锁,三面受围时,高成山连长指挥全连浴血奋战,先后组织了7次反击,坚守阵地5天4夜,打退敌人100多次进攻,毙伤敌1800余人,创造了阻击作战的范例。在全连严重伤亡的情况下,高成山连长临危不惧,带领所剩5人继续顽强坚守阵地,最后英勇牺牲,时年29岁。

  1952年11月25日,志愿军领导机关为高成山追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他率领的6连荣立集体特等功。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