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与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是怎样的呢?大家可以研究一下每次的语文试卷,看看语文考什么,应该学习什么,然后针对考点进行学习、复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人教版,欢迎大家来阅读。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畎亩(quǎn) 万仞(rèn) 荷担(hè) 拂士(fú)
B.穷匮(kuì) 箕畚(qī) 魁父(kuí) 孀妻(shuāng)
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
D.提携(xié) 折戟(jǐ) 殷勤(yīn) 燕脂(yàn)
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改容式车
B.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C.甚矣,汝之不惠
D.军士吏被甲
3.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必先苦其心志
A.人恒过,然后能改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D.饿其体肤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必先苦其心志 行拂乱其所为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而山不加增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已而之细柳军
D.百里奚举于市 达于汉阴
5.下列文言语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一怒/而诸侯/惧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帝感/其诚
6.根据要求填空。(4分)
(1)我报路长嗟日暮,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渔家傲》)
(2)____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3)唐代名臣魏徵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孟子〉三章》其中一章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尽心上》,是一篇论证严密、雄辩有力的说理散文。
C.《周亚夫军细柳》运用对比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着重刻画了周亚夫“真将军”的形象。
D.《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曲名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
8.名著阅读。(3分)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这段文字的作者是________。(1分)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文段加以分析。(2分)
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5分)
材料一:传统节日是弘扬爱国精神的载体。传统节日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热爱故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国家的内容,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芒。传统节日又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契机。传统节日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种种美德,这些美德深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是古老的文化基因。
材料二:我国四大传统节日风俗图
(1)请提取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分)
(2)仔细观察材料二的风俗图,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说说该图反映的风俗及文化意义。(3分)
二、阅读探究(40分)
(一)阅读【甲】【乙】两首诗,回答问题。(6分)
【甲】 赤 壁
[唐]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赤 壁
[明]杜 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注释】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舳舻:首尾相接的船只。这里形容船非常多。③曹瞒:即
曹操。
10.【甲】【乙】两诗都对赤壁之战进行了解读,【甲】诗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之战的结局就会改写。【乙】诗认为赤壁之战曹魏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诗歌原句回答)(2分)
11.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4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释】①颠踬:被东西绊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固不可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公治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
B.汝心之固 公善之
C.以残年余力 以君为长者
D.而山不加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15.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9分)
三年①,春,正月,帝②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③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帝大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毅为司隶,纠绳豪贵,无所顾忌。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毅劾奏之。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与帝有旧恩,恃宠骄侈,数犯法。毅劾奏琇罪当死,帝遣齐王攸④私请琇于毅,毅许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略有删改)
【注释】①三年:指太康三年。②帝:指晋武帝司马炎。③方:比。④攸:即司马攸。
1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礼毕,喟然问司隶校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恃宠骄侈,数犯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限断两处)(2分)
皇 太 子 鼓 吹 入 东 掖 门
18.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帝遣齐王攸私请琇于毅,毅许之。
19.文中的刘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善于“折叠”自己
陈大昊
①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
②“折叠”是智慧的迂回。_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_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
③“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做了不同形态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折叠”中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做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
⑤“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成功多是苦难铸就,成长多为浴火重生。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往往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搏斗、与自我较量的过程,多挑战“不可能”才有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
高度。
⑥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
(《解放军报》20__年9月20日,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21.第②③④⑤段从四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根据上下文,为第④段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内容,写在下面。(3分)
22.第②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23.请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3分)
三、写作(5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测试卷答案
一、1.C 点拨:A.“拂”应读bì,B.“箕”应读jī,D.“燕”应读yān。
2.B 点拨:A.“式”同“轼”,车前横木。这里用作动词,指扶轼。C.“惠”同“慧”,聪明。D.“被”同“披”,穿着。
3.D 点拨:D项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A.“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B.“险”,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峻的大山;C.“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装土石。
4.A 点拨:A.“其”都是代词,“他的”。B.前一个“而”是连词,表承接;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C.前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后一个“之”是动词,“到,往”。D.前一个“于”是介词,“在”;后一个“于”是介词,“到”。
5.C 点拨:A.应为“一怒/而诸侯惧”;B.应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应为“帝/感其诚”。
6.(1)学诗谩有惊人句
(2)烽火连三月
(3)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7.B 点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8.(1)法布尔
(2)《昆虫记》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如,把瓢虫鼓鼓的身体比作“半粒豌豆”,生动形象;对瓢虫鞘翅颜色的描写细致入微;“吓退”一词对其颜色作用的描写更是充满幽默感。
9.(1)①传统节日是弘扬爱国精神的载体;②传统节日又是传承中华美德的契机。
(2)示例一:春节。风俗:穿新衣、放鞭炮。文化意义:辞旧迎新、吉祥、喜庆。
示例二:清明节。风俗:祭祖、扫墓。文化意义:感恩、追思。
示例三:端午节。风俗:赛龙舟。文化意义:怀念爱国诗人屈原。
示例四:中秋节。风俗:吃月饼、赏月。文化意义:团圆。
二、(一)10.东风不与周郎便 曹瞒眼里已无吴
11.【甲】诗中,杜牧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周瑜的不屑与嘲讽,还有一股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不平。
【乙】诗中,杜庠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
(二)12.(1)通达,这里指改变。 (2)尽。
(3)修建。 (4)决断或决定。
13.D
14.(1)(他们)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园子建成后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这很值得考虑啊。
15.启示:愚公坚定信念,移山成功;鲁公畏首畏尾,修园失败。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只有坚持到底才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围绕“目标”“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回答)
【乙译文】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一个水池,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放土。”鲁公于是停止建园。有人说:“(挖出的)土可以堆起来做成山。”鲁公认为他的方法很好,想要施行。他的妻子说:“你不怕儿女们被东西绊倒吗?”鲁公又停止建园。有人说:“修一条小路通行,设置围栏来保护,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要施行。家中有阻止他的人说:“园子建成后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这很值得考虑啊。”鲁公迟疑不能决定,建园的事又一次停止了。
(三)16.(1)结束,完成。 (2)屡次,多次。
17.皇太子/鼓吹/入东掖门
18.晋武帝派齐王司马攸私下去找刘毅为羊琇求情,刘毅同意了。
19.刘毅是一个敢于直谏、刚正不阿的人。
【译文】太康三年春天,正月里,晋武帝亲自到南郊祭祀。典礼结束后,(晋武帝)感叹地询问司隶校尉刘毅说:“我可以和汉代的哪一个帝王相比?”(刘毅)回答说:“(可与)桓帝、灵帝(相比)。”晋武帝说:“怎么至于到这种地步?”(刘毅)说:“桓帝、灵帝卖官职的钱都进了官府的仓库,陛下卖官职的钱都进了个人的家门,从这一点来说,大概还不如(桓帝、灵帝)。”晋武帝大笑道:“桓帝、灵帝的时代,听不到这样的话,现在我有敢于直言的臣子,已经胜过桓帝、灵帝了。”
刘毅任司隶校尉,举发惩处豪门权贵,没有一点顾忌。皇太子吹打着乐器进入宫中的东掖门,刘毅就上奏皇帝揭发他。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过去有恩于晋武帝,倚仗着皇帝的恩宠,骄横奢侈,多次犯法。刘毅上奏皇帝,揭发羊琇的罪行,认为他所犯下的罪应当处以死刑,晋武帝派齐王司马攸私下去找刘毅为羊琇求情,刘毅同意了。
(四)20.要善于“折叠”自己。 21.“折叠”是耐心的坚持。
22.举例论证。列举红军长征史上“四渡赤水”这一具体战例,用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的结论,证明了“'折叠’是智慧的迂回”。
23.示例:达·芬奇画出惊世之作《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就是因为他在学画初期不断地画蛋,在画蛋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用细腻的笔触表现事物最生动独特之处。
三、24.思路点拨:从理解题意的角度来看,综观整则材料,不难从中找出关键句“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的通向山顶的那条路”。要抓住的关键词是“山顶”“选择”“路”,要讨论的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既然“人生如登山”,那么毫无寓意地直接谈登山、只谈登山,就是没有理解材料的深刻含义。应该谈人生的意义,谈人生的追求,谈怎样实现人生的理想,谈人生道路上应该做的准备,谈生命智慧和人生哲学,等等。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