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一件丝绵袄(散文)

作者:今生何求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27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当她让孩子跪下给我磕头时,我惭愧了!

  那是我刚上班后的第二年,也是我当班主任的第一年,正值意气风发的年龄,遇事也总喜欢产生主观判断,可也正是这个习惯,让我在工作中被多次打脸,这让我明白了主观臆断是不可能看到事情的真相也不能够真正认识一个人的。

  那一年,我的班里转学过来一个小女孩儿,胖胖的,不爱说话,一说话就结巴,有一点着急说不出话的样子,给人一种憨憨的感觉。我去教导处领她回班的时候心情很是不爽:“为什么分给我的就是这样“不聪明”的学生?”一边想着,一边心里就生出了几分轻蔑。

  我把她带到教室里,指着最后边的一个空位置对他说:“喏,你就先坐到那里吧。”然而,她就好像得到了什么重大的奖励一样,扭过身对我深深地鞠了一躬,结结巴巴地说:“谢谢老师!”就走向了那个位置。

  我一下子怔住了,被她这个出乎意料的动作。她的礼貌狠狠地映射出了我内心里刚刚产生过的那份阴暗和龌龊,我的脸上开始发烧,就赶忙转身出了教室。

  过了一天,一个同事过来跟我打招呼,说这个小女孩是她的一个远门亲戚。我才了解到,她因为小时候发烧影响了大脑,智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因为家里穷,也没给她好好治过,才会现在这样的状态。

  “可是……”我惊讶于她那待人接物的礼貌,正想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同事接着说道:“虽然她的智力不高,但是这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她在家里干家务、干农活,什么都抢着干,特别特别的懂事。”

  “哦,一个弱智!”那时还年轻的我虽然也同情她,然而,对教学成绩的追求依然还是占了上风,总感觉她对提高自己班级的成绩没有什么帮助,因而,内心还是无法完全磨灭那种对她的不屑与轻蔑。但是同事既然已经来打招呼了,我也就想着有什么机会就帮助她一下。

  那年冬天,学校接到一批捐赠,是一些色彩单调的丝棉袄,我们班也分到了一个名额。那时候,已经开始流行穿羽绒服了,尤其是县城的孩子,都穿着二三百块的羽绒服,他们是根本瞧不上这二三十块钱一件的丝棉袄的。看着那件浅蓝色的便宜的丝绵袄,我犯了愁:“这该给了谁呢?”我原本是想把这件衣服以奖励的形式对班里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进行一个激励,然而,那些被我划到“圈里”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挺好,我在私下征求他们的意见时,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表示了鄙夷。

  万般无奈之中我就想到了她,她家在农村,家境不好,那么冷的天,她也只是在外面套了一件厚褂子,她的脸上手上都是冻疮,那十个小小的手指头就像十个发紫的小萝卜。即便是在教室里,她也时常把手揣到衣袖里,只有在写作业时才不得不伸出手来。

  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决定。

  那天,在我的办公室里,当我把那件别人都看不上眼的丝棉袄递到她的手上时,她的眼中满是惊诧。她呆呆地站着,一句话也不说,我说:“你家里条件不好,这件衣服就送给你吧,好好学习。”

  她眼里的惊诧变成了惊喜,抬起头看了看我,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我又说:“拿着吧,这也不是什么多值钱的东西。”听了我的话,她慢慢伸出双手接过棉袄,她却并没有马上转身离开,只是站在那里,用那冻得像小萝卜一样地手轻轻抚摸着那崭新的袄面,不说话……

  而我却猛然看见那袄面上多出了一滴湿痕,两滴、三滴……我这才发现她哭了。我便不得不宽慰她:“不要紧,别想那么多,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这才抬起头,用力地给了我一个带着泪痕的笑脸,然后仍然是用急得说不出话的语气对我说了句:“老,老师,谢谢你啦!”

  从那往后,她对我格外地礼貌,每天都要在办公室门前见到我向我问好,好像是专门等待在那里一样,她的行为总给我有一种对我感激不尽的感觉,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还有几分愧疚。

  有一次是礼拜一,我上班到了学校看到她正站在教学楼的门前向校门张望,一看到我,就飞快地迎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她跑到我跟前,把手里的包裹往我怀里一塞,急急地说:“老、老师,着、这是给,给你的。”说完,就扭身跑回了教学楼里。

  我打开那个包裹,那是一块干净的笼布,笼布里面是一个罐头瓶,瓶子里面是一些黄乎乎的东西。我带着几分疑惑拧开那个罐头瓶的盖子,一股浓郁的豆瓣酱的香味扑鼻而来,那正是一瓶金黄透亮、均匀细嫩的豆瓣酱。

  内心的愧疚之感却在这一刻慢慢滋生了出来:我知道,这一切都只不过因为我把一件极其便宜甚至别人都不要的丝绵袄送给了她。而在她看来,这好像是受到了我莫大的恩惠,值得她时时记得对我感恩戴德!而我之前给她丝绵袄时,心中是那样的漫不经心甚至还有几分施舍的意思。

  后来,她终于还是没有能上完初中,初二的下学期她就辍学了。再见到她时,已是十二年后。

  那是个春节前的一天,我在大街上遇见了她,她的身边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我才知道她已经是一个孩子妈妈了。

  见到我,她很高兴,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憋得说不出话的语气跟我说话。她语无伦次地说了很多,最后说到:“张老师那时候,对俺,太好了,俺也不知道,该咋得报答你……”她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伸手拉过孩子说:“小啊!快,给爷爷磕头!”

  这把我吓了一跳,连忙一边伸手去拉孩子一边说:"可别,可别,我也比你大不了几岁。"她依然笨嘴拙舌地说:“咋能呢,一日为,为师,终,终身为父嘞!俺永远记得老师对俺的好。"

  时至今日,又是十几年过去了,好多事情都快忘光了,唯独这件事一直在我的脑海里闪耀着光芒。她当时的十分真诚和我当时的万分羞愧就那么一直真真切切地留在我的脑海里,促使着我在为师路上小心翼翼,努力用真情对待眼前的每一个孩子,不敢有半点造次……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