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南山寺,人文与自然相融的人间仙境(散文)

作者:乡笛   发表于:
浏览:1次    字数:349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唐代史学家李延寿笔下的南山寺一直令我心驰神往。春节期间,女婿女儿来三亚游玩,提出要去南山寺游玩,正中下怀。女婿开车,带着我、女儿和两个小外孙从居住地地出发,开启了前往南山寺游览的美妙之旅。

  早上八点多,在通往南山寺的高速路上,我透过车窗,仿佛看到路旁一朵朵花儿露出灿烂的小脸,一排排小树在不停的点头,还有那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椰树林摆动着树枝,热情地向我们招手,好似在欢迎我们到来。大约半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南山寺前又宽又大的停车场。下车后急匆匆赶去售票大厅购票,到那里一看,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售票窗口前早已排着长长的队,像赶集般热闹。

  售好票后,往前走一段平平的人行道,就进入了南山寺景区。穿过景区前一条数米长的人行道,顺石阶而上,就来到了第一个景观——不二法门。这里楼阁、经幢、石刻、浮雕、群像雕塑等彰显着唐代风格,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门楼正面的“不二”和背面的“一实”为著名书法家顾廷龙老先生九十四岁时所书。何以"不二",据说在佛家里面一共有八万四千个法门,而不二法门为第一法门。游客进入止门,就算进入了南山佛教圣地。它不仅是一道门,更是一种象征,提醒人们放下不应该有的杂念,以平常心对待一切。还有一种说法是人一旦入门,就表示进了超越生死的境界,便可以成佛了。当然这不是从空间上讲,而是从思想境界而言。

  此处的不二,有着极其深奥的理念,用言语难以表述清楚。简单说,不是一,不是二,没有彼此的分别就是不二。 跨过不二法门,来到光明广场上一看,这里为景区过渡空间,往西是南山寺风景区,朝前是海上观音塑像景观。我们先穿过广场,随即拾阶而上,来到了进入海上观音岸边的对面平台上。在这里朝前抬头一望,映入眼帘的是一尊高耸云端的洁白南海观音塑像,庄严神圣,不由得让人心生敬畏。回头一看,整个南山寺景区位于海南岛南山山脚,南山高大雄伟,左右被山丘怀抱,山体形似巨鳖,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祥云缭绕,面朝无边无际之大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呈现出一派海天佛国的气象。

  从平台往前下行,走过数米汉白玉石桥,便来到了南海观音像脚下。南海观音以南海为背景,模拟“一体化三尊”的三面造型,从各个角度望去,都能望见完整的观音圣像,形象庄重肃穆。你看,手持金箧的一面,犹如给予人们智慧和量,引导人们奋勇前行;手持佛珠一面,象征着关爱和慈悲,体现对民众慰藉和救赎;手持莲花一面,寓意安宁和祥和,祈愿世间太平幸福。可以说,南海观音不仅是一尊雕塑,它还是三亚人民精神的寄托。

  多年来,南海观音塑像以其超凡的艺术魅力、深厚的文化底蕴、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卓越的工程成就,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丰富的佛教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传统,筑巢引凤,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信徒。人们纷至沓来,不仅为了一睹其壮观的身姿,更是为了感受那份庄严与神圣的氛围。同时,这里还于2007被国家有关部门评定为五A级景区,强有力地带动了三亚文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

  从海上观音塑像返回途中,曾来过这里旅游的女儿当起了“导游”,告诉我们说,这尊观音像高108米,是世界最高海上观音塑像。随后叙摆起了南海观音的传说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外国僧侣,乘船越海,万里迢迢来到中国,学习并礼佛,因无钱四处化缘,当地好心人见他可怜,便给予施舍。经过几年努力学成后,萌生了回国的念头。临走之前,他想顺便带走一尊观音圣像。可他准备出发那天,海面上骤起狂风大浪,他坐的船只根本不能度过海面。第二天,他准备要走时,海面风浪更大。连续几天,都是一样。令人惊讶的是,别人出海却风平浪尽,唯有他一走就是惊涛骇浪。对此,他十分疑惑不解。一天晚上,这位外国僧人做了个梦。梦里,他看到了身穿白服的菩萨。菩萨对他说:“你知道为何你出海就会刮起大风大浪吗?是因为你想要拿走不该属于你的东西。”听了这话,外国僧人终于明白,原来是自己拿了一尊观音圣像,惹火了南海龙王。外国僧人赶忙谢过菩萨,承认立马将观音像归还。

  次日,外国僧人醒来,想起了昨晚梦到的事情。赶忙将那尊观音像放回了原处,之后他起程出海,海面风平浪静。这时,归还的观音像忽然间腾空飞起,飞到了一个高高的平台上,慢慢变大,最后变成了一个巨人般的观音佛像。外国僧人见壮,严肃真诚朝那尊观音像拜了三拜,那尊观音像向外国僧人回了一个微笑。那位外国僧人又连忙拜了三拜。

  讲完传说故事后,女儿停了一下,又接着说,这个神话传说虽不可信,但无论是后来修建的海上观音像,还是原有的南山寺庙都选址于此,与之紧密相联,又着实令人有些不得不信。

  边走边说,我们到了南山寺庙。我一下子被眼前的黄瓦红墙,飞檐斗拱,精雕细琢的南山寺庙所吸引,尤其是屋顶上的黄瓦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建筑分布有序,典雅庄重,格外壮观,令人叹为观止。殿堂正中供奉着精美绝伦的佛像,殿堂前香烟袅袅,梵音阵阵。大殿两侧的十八罗汉泥塑有的眼含凶光,有的清秀可人,还有的老态龙钟,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十八罗汉所靠的山墙内壁上壁画精美,左边壁画为释迦牟尼佛传记,右边壁画为唐僧取经。殿门内额上挂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四字竖匾格外醒目,大气雅致。

  随后,我们走过观光道,拾级而上,来到了古色古香的“吉祥钟亭”,亭内挂有一座又高又大的铸铜大钟。小外孙成成看到大钟后,随地捡起一根小木棒,说要去敲钟。女儿眼急手快,赶忙拉住他说,这钟不可敲,只能用木斗来撞。一般要遇上重大节庆日,才会举行撞钟仪式。撞钟还可消灾祈福呢。由吉祥钟亭向前,穿过一片竹林,石墙上名家仿古竹简的《吉祥经》巨幅石刻,如画卷般展现在我们眼前。在它的南边,有一块巨大天然如意石,既似一老鹰踞石,又像烈马腾飞,煞是奇特,让人心生敬畏。

  三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寺内面积约为二千多平方米的“八宝莲池”,池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还有形态多彩多姿的热带海洋观赏鱼游来游去。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在这里,女儿指着池内的莲花对两个小外说,莲花素来被佛教信徒视为圣物,用来启迪人们要像它一样,洁身自好,不为外物所役,“出淤泥而不染”。

  行走观望中,我一直没有忘记,要目睹一下南山不老松的容颜。于是进入景区后,便四处寻觅,可始终没发现。走出莲花池不远,看到一棵树,相貌平平,高度不过十米。这棵树由五六根树干组成,似绿色长剑般的树叶密密麻麻插在枝干上,那树冠像一个巨大的蘑菇。说它相貌平平,是因为它的体型实在无法与周边高大茂盛的椰树、棕榈、芭蕉树相比。树前立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龙血树”三个大字,下面几行小字简单介绍了它的属性及特征。女儿走过来告诉我:“老爸,你不是一直在寻找南山‘不老松’吗?这就是。这棵树至少已有六千多岁了,是现在世界上存活时间最长的树。不过,它虽有六千多岁,但还是‘中年’,据说它至少能活一万多岁呢。”女儿话音一落,就举起相机“啪”一声,给我留了影。还说愿我像不老松一样,开心快乐,健康长寿。

  边走边看,女儿好像想起了什么,对我说:“对了,寺内有许多自然景观,但长寿谷景色最为美观,且寓意深刻,值得一看。”我们到后驻足观望,果然如女儿所说,长寿谷位于南山东麓,其地貌顺山势而成,从上至下呈“谷”状。谷中鸟鸣声声,溪水潺潺、林木葱绿,怪石嶙峋。形成了“无量寿佛”“流水尊者”等多个自然景观,景色迷人。谷线全长二千多米,景观岩上有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书写的 “寿比南山”“百岁阶”“贺寿堂”等巨大石刻,看上去鲜红醒目,光彩照人。

  在“百岁阶”岩石景观处,我看见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左瞧右看,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在等人,就毫不在意从他们身旁走过。恰在这时,男的笑着用手招呼我,请我用他的手机给他们拍张照。我一边拍照一边和他们搭讪,从他的言语中,我知道老人名叫董仁寿,他和老伴都八十出头了。儿子在搞外贸生意,今年在崖州区崖城小区给他们买了房,两位老人也是第一次来南山寺游玩。我见他们身体健康,乐观开朗,就打趣道:“你俩在此留影后,一定会像这百岁石一样,长寿百岁。”两位老人听了很开心,连声道谢。

  不知不觉中,夕阳即将西下,我们只好怀着万般不舍之心,准备返程。尽管脚步已远离那片圣地,但南山寺,一个将人文与自然互为融合,山水相依,和谐共生的绝美之地,连同那段感人至深的传说故事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成为我此生难以忘怀的记忆篇章。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