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猪头山村(散文)

作者:书者茶道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304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猪头山村的取名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南方的得道高人,一路追着一个老母猪和她的九个猪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起始,也不知道因何追逐,当然了,更没有人知道追逐了多长时间。

  我的爷爷在给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只是说:母猪与猪仔们在前面拼命地跑,那个“高人”在后面拼命地追。有一天,筋疲力尽的母猪和九个猪仔跑到了我们村边,忽然被面前的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而后边的高人眼看就要追了上来。

  这个时候,无路可走的老母猪用尽了最后的力气,把挡在面前的大山拱开了一条行子,她与七个猪仔一起钻在地下,拱起了三座大山,另外的两个猪仔则在离他们不远地方,拱起了两个小山包。这三座大山就一直矗立在我们村的西南边,中间的那座像一个猪头,两边的两座则像两个大大的猪耳朵,而那两个小山包则像两个母猪的乳头,于是,我们这个村子就叫猪头山村。

  猪头山村四面环山,中间有一块4000多亩平整的耕地,靠南边山根,有一个20多里长的水库,这个水库因山名而叫猪头山水库。村子环山而建,因为北方的土地广袤,在建小康村前,家家户户都占着一个两三亩的大院,院子的房前屋后,都种满了树,树的品种主要是杨树、柳树、桃树、果树……

  春天来临时,到处绿意盎然,杨柳婆娑,山间路边的野花小草星星点点,别有一番农间风味。特别是天气暖和后,庄稼长起来的时候,绿色覆盖了整个村庄。白天:风起处,玉米、糜谷像一片小海洋一样,隔着地垄,绿色的波浪在有韵律地推进着、跳荡着、舒展着;山上的荞麦花、油菜花、苜蓿花争奇斗艳,蝴蝶、蜜蜂穿插其间,在风中翩翩起舞。夜间:晚归村民的笑声、私语声、农具轻轻扣地声、鸟声、蛙声,一起把山村这月朗星稀湛蓝色的夜共度。特别是早晨,太阳刚从东方升起的时候,被晨雾净化过后的空气,湿润而清纯,从鼻腔吸进喉管肺部,那叫一个凉爽透彻!这对于长期生活在城里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奢望,所以一到夏天,我们村里的人常常会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就是北方的小江南!

  到了冬天,最美的要数下雪天了。随着飘扬的雪花,一切都在朦朦胧胧中渐渐隐去,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楚哪是山,哪是平滩,哪是人家,哪是道路。一切都是那么的静谧,只有淡兰色的、清灰色的、浅灰色的、深灰色的、浓黑色的暖暖炊烟,舞动着各种形状,散发出各家各户的温暖与温馨。雪停后,好动的孩子们,堆着雪人打着雪仗,互相追逐着、欢笑着、与雪球一起爬滚。觅食的麻雀蹦蹦跳跳、唧唧喳喳,也把自己的欢乐展示。牲畜则被主人赶出圈门,四处撒着欢奔跑,这一切与洁白的雪地交相辉映,组成了一幅欢快跳荡的画卷。

  但是,村子北距毛乌素沙漠不到20公里,所以一到春冬缺少雨雪的时候,尤其是春天,起风时,沙子会铺天盖地而来,有时候,漫天飞舞的沙子会把日头遮蔽的严严实实,如暗夜一般漆黑。

  我记得,在80年代末一个三月的下午,(那时我还在村里读小学)放学后,我与三叔到邻村山上去放牛,忽然刮起了大风,北边沙子像一层厚重的云彩一样漫了过来。

  我和三叔两人,马上赶着牲口往回跑,但是离家还不到半里地的时候,大风已经赶超了我们,沙层布满了整个天空遮住了太阳,天地顿时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根本看不见前面的道路。我们大声喊着最近人家主人的名字,希望他们能够借我们一把手电,但是无论我们怎么呼喊,就是没有一个人回应。

  我和三叔两人只好摸索着向前,一人抓住一个牛的尾巴,慢慢地向前移动。说来牲畜的灵性还就是比人要强出很多,半个多小时后,我们终于被牛平安地带回了家中。

  第二天才得知,那几天正流传着“王母娘娘的来信”。信中的大意是:在当天晚上,无论什么人喊叫自己的名字,都不能答应,否则会遭到横来的灾难。也就是因为这个“王母娘娘的来信”,导致那天晚上,许多回家的人被困在了外边,无论他们怎么呼喊附近的人家,都没有人敢出来帮助,有许多赶路的人掉下了崖畔或水沟里,摔成重伤,甚至有人丢掉了性命。

  邻村有个放羊的老头在黑暗中,摸索到距离自己家门口不到500米处,因为天太黑,转来转去就是找不到家门。一直不停地喊叫着老伴和儿子的名字。老伴和儿子听见有人在呼喊他们,因为风太大,听声音又不太像自己的丈夫,心想丈夫这个时候,肯定是把羊群圈在山上旧窑洞里过夜了。最主要的是迷信“王母娘娘的来信”,担心,如果出去,恶鬼会来索命,娘俩关紧门窗,躲在被窝里发抖,过了一会,呼叫的声音停止了,娘俩也就踏实地睡去了。这个可怜的村民,最后掉在了自家门前的水沟里,第二天被发现时,已是奄奄一息,人还没被送到医院就死了。

  据说,在60年代初,联合国曾经派人到我们县里进行考察,正好赶上刮大风的日子。一群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老外,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深深地被眼前铺天盖地的沙子所震撼!考察后,给我们县里下了这样一个定义:这地方根本不适合人类的生存!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英明领导下,整个中华大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个中华儿女都有切身的体会,也让全世界为我们的发展而感叹!

  我的家乡猪头山村借着改革的春风和政策的扶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油路铺到了家家户户的门口。家家户户都买了小汽车,出门那叫一个方便与排场,赶个庙会走个亲戚,带上父母妻子儿女,一脚油门,原先三个小时路程,现在半个小时就能到达。不再担心崭新洋气的衣服沾满灰尘,按按清脆的喇叭,让路边的鸟雀让开道路,打开音响听上几首信天游,兴致来时,也跟着音乐哼上几声。热时,打开空调吹吹冷风,冷时打开热风,让车内温暖如春。那叫一个惬意舒畅!

  在退耕还林的好政策下,原先荒秃秃的山梁,种满了各种经济林,绿色覆盖了裸露的荒凉,尤其是村北的毛乌素大沙漠被治理的基本见不到沙丘的影子。有个诗人曾这样写到:站在沙漠里边,无法寻找沙漠,沙漠流浪已远方,沙漠变成了绿洲的王国,沙漠留给我们的只有回忆的雄壮……赞美的正是治理后的毛乌素沙漠。这一壮举也被世界人民所赞叹:中国人又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

  2010年后,政府又开展新农村建设。政府补贴一半以上的建设费用,村里统一规划,村委会集思广益,最终在一个向阳的坡下,选出了一块平整的地方,把全村各户集结在一处,共建设小康村。

  每户300多平米的院落,新盖五间新式大瓦房,屋子内按照城里人的住房样式,分割出多个小单元—主卧、次卧、客厅、厨房…。水泥院子里,靠墙跟,间隔种植着花果树,并在院子的一个角落,留出一块空地,供种菜种花。白色的围墙把每户隔开。高大宽敞的大门外侧用蓝牌标明户号,顶部的瓷砖上,根据各家的要求写上:厚德载物、幸福家庭、向阳人家…,又把户主的美好的愿景体现。

  路灯进村,自来水进户,宽度进家。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天黑看不清脚下而摔跤;再也不用担心忘记挑水,第二天没水做饭。懒得去城里买货,就下个快递,几天内,快递员就会把所买的商品送到家里,不想做饭就点个外卖,吃点媳妇做不出来的新鲜饭菜。如果关心美国的总统大选,最终胜出的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打开百度搜索一下,第一时间与美国人一起知道结果。快手下,把喜爱的娱乐翻阅,抖音中,可以把农产品推销。电视已经是一个摆设,只是一个时代的回忆!曾几何时,一到晚上,李大叔把全村唯一的十四吋黑白电视搬到院子里,供全村男女老少观看《霍元甲》《南拳北腿》《渴望》……

  这就是我的家乡——猪头山村,有一个遥远而神奇的传说,随着时代的步伐,在党的好政策温暖的滋润下,在家乡父老们的辛勤劳作下,从偏僻荒凉中走向了富裕文明。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