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散文

一年之计在于春(散文) ————早春序曲中的生活百态与希望萌动

作者:三峡布衣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257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0451篇,  月稿:560
春,宛如一位悄然降临人间的精灵,不动声色地在世间留下它的痕迹。看那残雪,曾经如同厚厚的棉被覆盖着大地,如今却在瓦缝里渐渐褪成了撒盐的碎屑。

  残雪消逝,恰似岁月在不经意间的流逝,从厚重走向轻薄,从占据到退隐。檐角悬着的冰锥,也像是被春的气息所侵蚀,日渐瘦了三分,那逐渐缩小的冰锥,仿佛是冬天在春的驱赶下节节败退的士兵,无声地诉说着季节的交替。

  院角的梅枝,像是一位坚守岗位的战士,尚擎着几粒绛红萼片,在春寒料峭中展示着最后的一抹冬意。而隔壁院的桃树,却已迫不及待地悄悄鼓起芝麻粒大小的芽苞,这小小的芽苞,就像是春的使者,带来了新生与希望的信息。

  春的到来是如此的微妙,如同端砚上落了一滴未曾晕开的墨,那墨滴孤立而醒目,颤巍巍地悬在人间初始处,预示着即将晕染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在这春的悄然的脚步声中,生活的各个角落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巷子口卖生煎的老王,他那敏锐的生活触觉似乎已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今早,他开始给竹匾添了新麦秸秆,这看似简单的举动,却蕴含着对新季节的期待。

  麦秸秆的清新气息,仿佛是春的味道,混合着生煎的香气,弥漫在巷口。粮油店的玻璃门上贴出嘉庆年的老黄历,那古老的黄历,像是岁月的见证者,每一页都记载着往昔的岁月和人们的生活规律。

  在这新春之际,它的出现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对传统生活节奏的遵循和对新一年的祈福。大袄子收进樟木箱笼时总要留一件薄棉的,这是人们在与春寒的长期博弈中总结出的生活智慧。

  尽管倒春寒常常来袭,但它却无法阻挡菜场边青瓷缸里游动的银鱼苗。那些银鱼苗,灵动而充满活力,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动,象征着新生命的开始,也预示着新的收获即将到来。

  后山梯田里,赤脚踩进泥淖的老农正把锋利如匕首的新犁深深埋进解冻的土层。那新犁切入土地的瞬间,就像是春与大地的一次亲密拥抱,泥土的芬芳被翻涌而出。

  簇新的草帽沿上,还带着稻草人的淳朴气息,这草帽不仅为老农遮挡阳光,更像是一种传承,承载着农耕文化的质朴与坚韧。

  晨雾尚未散尽的院门口,周家嫂子数着鸡蛋和五更就称好的粳米,她那笑眼弯成了两片柳叶,满是对生活的满足与期待。“鸡窝下蛋快赶不上娃们长个了。”这简单的话语里,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鸡蛋和粳米,是家庭生活的基本物资,而孩子们的成长则是家庭的希望所在。

  在这早春的氛围里,家庭的温馨与生机被展现得淋漓尽致。镇里中学堂的红砖墙外,背着补丁书包的少年反复展平课本的折痕。那课本的折痕,或许是少年在求知路上不小心留下的痕迹,而他认真展平的动作,显示出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憧憬。

  油墨味儿与玉兰香纠缠着钻进早读的晨光,这独特的气味混合,仿佛是青春与希望的象征。少年们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如同茁壮成长的幼苗,吸收知识的养分。

  对面新建的纺织厂里,齿轮已在绿漆铁门前咬合出崭新的齿痕。这齿轮的转动,代表着工业的活力与进步,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工厂也如同万物复苏一般,开始新的生产与运作,预示着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唯有在早春时节,人们的动作才会如此郑重。想起去年仲夏的蝉鸣声实在是太浮躁了,那蝉鸣就像是机器的喧嚣声,让人的内心难以平静。在仲夏的热浪中,掌心的谷粒似乎都变得不安分,淌成调笑的尘埃,象征着一种松散和无序的状态。深秋的衣襟又浸透倦意,秋天是收获后的疲惫,栗子滚落时总能惊散太多未竟的呓语,仿佛是在收获之后,人们仿佛陷入了一种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迷茫之中。

  然而,早春却截然不同。在教室里,翻动《春江花月夜》的声音仿佛是春的使者在低语。《春江花月夜》这首诗,宛如一幅描绘春夜江畔美景的画卷,充满了对宇宙、人生深邃的思考。

  学生们翻动书页的动作,看似平常,却在早春的氛围里充满了特殊的意义。那纸张翻动的声音,就像是春的脚步在知识的殿堂里轻盈地走过,每一页的翻动都承载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如同春天孕育着万物生长的希望。

  嫂子的手艺不错,厨房蒸笼里发面的微酸,这看似微不足道的气味,却弥漫着生活的烟火气和生机。发面是制作美食的前奏,微酸的味道预示着面团即将膨胀,即将变成可口的食物。

  这种微酸的气息,就像早春的微风,轻柔地拂过生活的每个角落,带来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暗示。它象征着生活在早春的激励下,正悄悄酝酿着新的变化和惊喜,如同面团在酵母的作用下逐渐发酵,充满无限可能。

  车间里温度计,慢慢爬升的银色曲线,这一微小却不容忽视的变化,如同早春大地的温度回升。随着温度的上升,车间里的生产活力也在逐渐复苏。

  在这个工业化的场景中,温度计的变化反映了生产节奏的重新启动,就像大自然在早春时万物开始复苏一样。无论是教室里的文化传承、厨房中的生活气息,还是车间里的工业生产,它们都裹着某种如松针坠地的清明声响。

  松针坠地,那是一种轻柔而清晰可闻的声音,象征着一种清新、有序的状态。在早春的怀抱里,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人们的行动也变得有条不紊,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暮归时经过县立图书馆,那雕花木窗被晚风推开半掌宽的隙。图书馆,作为知识的宝库,它的雕花木窗是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结晶。晚风轻轻推开这扇木窗,仿佛是春的力量在悄然地推开知识与文化的大门,让新的思想和灵感得以进入。

  我看见管理员正在擦拭南洋运来的自鸣钟,这自鸣钟是来自远方的现代文明产物,它见证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管理员擦拭的动作认真而专注,铜摆摇晃的弧度里藏着将醒未醒的惊蛰。惊蛰是春天的重要节气,象征着万物复苏。

  这一画面寓意在知识的领域里,如同大自然在早春时节一样,也正孕育着新的生机。那摇晃的铜摆仿佛在唤醒沉睡的知识力量,预示着新的思想即将破土而出。

  几十支羊毫悬在笔架山上,笔锋垂落的墨汁正轻轻叩击素笺。羊毫,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书写工具的代表,承载着悠久的文化传承。

  墨汁叩击素笺的瞬间,仿佛是文化的精灵在纸上跳跃,充满了艺术的韵味。这一画面暗示着在早春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人们应该用文化的力量去书写自己的计划和未来。

  大约所有的计议都该从春日萌蘖,就像再细微的裂纹,都将在年轮的褶皱里长成经纬分明的河流。百川汇聚,溪水悠悠地流向田园,浇绿了早春的希望!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情散文

    查看更多心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