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流年·芳华】“汉风堂”里过元宵(征文·散文)

作者:快乐一轻舟   发表于:
浏览:13次    字数:564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891篇,  月稿:0
正月十六那一天,我在“汉风堂”里过元宵。

  “汉风堂”堂主是书法家王岳汉老师,“汉风堂”,是他的工作室。王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曾经的同事,还是我的忘年交。

  我的家乡,正月十六依然是元宵节。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据历史记载,唐代,元宵节为三天,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长,从初八到十七。从物候学上,也有道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十六月更圆,自然要延续节日气氛。

  元宵节还有个习俗,叫“走百病”。明清以来,我国北方,十五和十六这两天,妇女们要穿着节日盛装,走出家门,结伴而行,见桥即过,登城摸钉,行走之中,祈求身体健康,将来多子多福。此时,也正是青年男子一览美女子花容月貌的大好时机,更是与心上佳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的美好时机。所以,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源此种种,地处北方黄河平原的我的家乡,至今,还保留着将十六这一天依然当作元宵节的习惯。

  正月十六那一天,我,已经古稀;王老师,八十有五;高君,明年,将步入花甲。三个老男人在“汉风堂”相聚,自然不是过“情人节”,而是知心朋友欢聚一堂。

  这次聚会,缘起于我的一首短诗。正月十五那天,早饭之前我心血来潮,由汤圆想到了人生,即兴写了一首短诗,名叫《人生亦如汤圆》,制成美篇,发了出去。

  发出去不久,上午八点四十分,王老师即在微信上发来一段话:很好,析人生透彻,甚有新意!……我写个长卷吧?

  王老师,中国书协会员,退休之后,书法艺术越来越精湛,诸体兼备,自成一格,浪漫恣肆,清朗高古,曾在全国各种书法比赛中获过大奖,早就在我国书法界颇有名气。曾任北京某书画院院长,经常被邀请到五台山、重庆、徐州等地,创作、讲学。疫情三年,又加上耄耋之年,行动受限,才常驻东明——他本郑州荥阳人士,只因在东明工作了大半辈子,在东明娶妻生子,东明是他的第二故乡——开了一座“汉风堂”,做书法工作室。

  我,草根写手,码字儿,也就是自娱自乐,写了,发到网上,有人看见了,跟着乐呵乐呵,我更高兴。如此而已。我的拙诗,能被老师青睐,且要用他的如椽大笔亲笔书写出来,自然幸甚至哉。马上回复:好的,谢谢老师!附了两个抱拳感谢的表情包。

  下午五点三十九分,老师发过来一张图片,一条长幅,上面写的正是我的短诗。老师还附了两句话:我拍不好,回头你拍吧。我动了不关紧要的几个字。

  我当即回复:好的,暂时可以使用,我明天美篇发出来。

  然后,把图片下载到手机上,裁剪过滤一下,清晰度提高了,横幅歪斜,两头宽窄不一,却无法克服。又发信息给老师,:还是等我去了再拍吧。

  王老师马上回复:我抽空给你送去吧。明天或后天。

  王老师住在县城东北郊,我住在西南郊,两处相隔大约十里地,他到我家,如果骑自行车,要穿过整个县城。绕开主城区,就避不开交通要道,节日期间,车流如梭,人流如水,安全问题令人担忧;如果坐公交,还要倒车加步行,更不行。我会开车,一会儿的工夫,再说了,现在天气还非常寒冷,王老师虽然身体健康,精神矍铄,可是,毕竟现在天气非常寒冷,耄耋老翁,贸然出行,如果感冒,岂不是我的罪过?我自然拒绝。

  然后,我俩又语音通话,商量来商量去,定下来,我再约另外两个朋友,一起相聚。刘君,一通电话,人在成都。另外一个,高君,可以。

  本来,我和王老师通话时,老伴儿在一旁就嘟囔,元宵节,都家人团聚呢,你们错一天不行吗?

  其实,她还是不太懂我们的心。

  最近这些年,我和王老师、高君、刘君四个人,有时候还会有其他朋友,过一段时间总要聚会一次。王老师有了自己的“汉风堂”之后,几乎就固定在哪里。王老师曾经笑谈,以后,这里就是咱们的“沙龙”了。既有点儿魏晋时期文人啸聚山林的感觉,也颇有西方志趣一致的文人齐聚一堂的感觉。

  我们都在一个单位工作过,且都是语文老师。彼此之间,既是同事,也是知心朋友。所谓知心,就是相互之间毫无芥蒂,可以无话不谈,轻松交流,且三观相近,话语投机。

  自从年前疫情迅速蔓延,到正月十六,两个多月过去了。我们都太憋闷了。

  我和妻子,两个多月来自我隔离在家,想出去了,就到没人的小河边或者乡野里,散散步。虽然可以经常读书码字儿,时间长了,也有“与世隔绝”之感。

  王老师,更甚。他一人独居,疫情爆发时,在大门口贴了一张红纸,上面写着:疫情严重,谢绝来访,敬请谅解。有人看到了,还当作书法精品,拍下来,发到网上。生活用品都是儿子送到门外。王老师住的地方是小区,出门就是人,绝不敢跨出大门一步。耄耋之年的独居老人,一直憋在他的居室和他的“汉风堂”里,虽然有笔墨相伴,两个多月的独居生活,也会让越来越浓郁的寂寞感压抑得心情憋闷。好不容易疫情减弱,可以和他人接触了,王老师自然逮着机会不放。过去,我们聚会结束,王老师常常笑着说,隔一段时间,找个理由,再聚聚。这一次,不就是个很正当的理由吗?

  我跟高君手机联系时,我老伴儿依然用相同的话怼我。我也有些犹豫,没想到,正月十七,高君有别的事儿。他说,我正月十六没大事儿,就明天吧。

  高君,疫情期间,本人染疫,有基础病的老父亲因染疫而驾鹤西去,病痛折磨,失亲之殇,撕心裂肺,在家憋闷两个月,更加郁结。时机来了,他也需要和知心朋友见见面,纾解郁闷。他不计较元宵节家人团聚礼俗,爽快答应正月十六的三人聚会,也在情理之中。

  各自居家憋闷已久,意气相投的老朋友之间,自然非常渴望促膝长坐,共叙衷肠。我们三人,心同此理。

  走进“汉风堂”,我就看见王老师手书的《人生亦如汤圆》平铺在瓷板地上。我们三人凑到跟前,一起俯身欣赏。

  整体横幅,大约一米二长,三十公分高。全部内容如下:

  人生亦如汤圆

  李俊明

  

  人生亦如汤圆

  颠颠簸簸

  滚滚团团

  于是团圆

  

  人生亦如汤圆

  外表追求好看

  内容企盼香甜

  五味杂陈

  方副滋味丰满

  

  人生亦如汤圆

  受尽滚烫沸水煎熬

  才能丰硕饱满

  由硬到软

  

  人生亦如汤圆

  成熟了

  就是功德圆满

  差别亦有

  或愁得一脸褶皱

  或满面雪白光鲜

  

  癸卯年正月上元日,俊明发来新作诗一首,感悟人生颇深。赏而书之。中州王岳汉时年八十有五矣。

  付俊明自存

  题目和正文,基本依照原诗形式,隔开段落,句子参差错落,落款处,留出的天地更多。字体大小,呈降幂式,题目最大,正文其次,落款最小。两头的大与小,遥相呼应。中间四段正文,是主体,稳定全局。整体布局,大小得当,虚实互补,疏密有致。

  将条幅看了个仔细,我越看越喜欢,拿出相机,站在椅子上,整体拍了一张图片,然后,又俯身拍了三张截图。

  拍完之后,三人落座,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聊天之间,我把横幅图片和文字内容制作成美篇,发到朋友圈,又发到十几个群里。很快,点赞连连,“古朴苍劲、恢宏大气、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世间珍品……”溢美评语,亦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高君很佩服王老师的书法布局,曾经数次赞叹,这一次,又拿王老师和前中国书协主席沈鹏比,说沈鹏虽然书法功夫深厚,运笔老到,字字精美,却不讲布局,字与字,挤挤挨挨,满满当当,不留空白。王老师,注意大小呼应,恰当运用空白,有一种虚实相映的布局美。

  王老师也提到书法大家兼评论家冯其庸对他书法布局的评价:王先生疏密有致组合巧妙的书法布局,是现今中国书坛少有的。

  是的,王老师的很多书法作品,都呈现出布局之美。就说眼前这一幅,除了整体布局的错落有致,虚实相映,字与字之间,也有结构美。题目和正文,字字疏离,却又气韵衔接。落款部分,字与字,勾连紧凑,紧密衔接,却又有错落,有间隙。

  除了布局,还有其独特韵味。运笔之间,颇有林散之之风,萧散淡然,却又有林散之不具备的浪漫气息。字体清朗,骨骼分明,每一字,每一笔,乍看,形拙,字体形貌,不拘常规,常有夸张变形;细品,内秀,处处精到传神,处处有古韵,字字有个性,既古朴苍劲,又格调独特,潇洒飘逸气韵,满幅流淌。

  由王老师这幅作品的个性特色,我想起本世纪初,我参加省里举办的中学校长管理研讨会,会上,有一个专家曾说,当领导,需要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尽量不要张扬个性。个性太强,势必给协调上下级关系带来负面影响。文学艺术创作却需要个性,有个性,创作出来的作品才有独特的韵味,才能有吸引人感染人的艺术魅力。

  王老师的书法作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个性。这种个性,浪漫恣肆,打破常规,大巧若拙,却耐得住行家仔细品味,越欣赏,越看得出根基牢固,枝叶繁茂,姿态多元,且神韵丰厚。

  高君又说道,艺术创作的个性,是才气、个人素质和勤学苦练三者结合的结果。这话不假。有些人,光凭才气,不重视基础功的练习,不下苦功夫打好基础,就胡写乱画,自以为得意,弄来弄去,花架子,没有真功夫,入不了行,狗肉一般,上不得大席面。有些人,既没才气,也不爱读书,倒是一门心思练字,帖临了不少,纸墨费了不少,练了一辈子,写的字始终没有文人气息,没有独特的韵味,缺乏精气神,始终没有脱离“写字匠”的窠臼。

  高君也提到他打太极拳,除了经常练习,就是悟性,通过反复练习,悟出每一招每一式的精妙之处,悟出吐纳运气与天地同在的意境,练起拳来,才能出神入化。书法这一行,也需要悟性。

  王老师的字,就是这四者结合的产物。才气和悟性,自不用说。说说长期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话,用来形容王老师书法经历,再恰当不过。他从上小学时期就跟当地名家习字,在开封上师范学校,到我县一中教书,一直到现在,几乎每一天都要挥笔书写,他的笔力功夫,是七八十年磨一剑。

  再说王老师的博采众长,化为我有。北京体育大学校刊原主编书法评论家何芳桂,对王老师书法作品的评价,可以佐证:“王岳汉先生的作品,有扑面而来的书卷气,清秀而含蕴,其传统功力相当深厚。点画用笔,有孙过庭的斧劈果断又圆润秀美,亦有二王的含蓄内敛,精到而细致。结字新颖多趣,有似何绍基的开张纵逸。而其章法,天然流布,了无刻意,优游从容。”

  除了练字的爱好,王老师特别喜欢读书。

  有一次,我和王老师一起出差考察,河南、湖北、湖南、江西,转了一大圈,一路上,不管是在汽车里,还是在火车上,抑或是在宾馆里,王老师经常捧着一本书,专心致志,认真阅读。看着他全神贯注的样子,没有带一本书的我,暗自惭愧。

  我知道,王老师读书范围很广,除了书法,小说,散文,历史书籍,哲学书籍,中外古今,多有涉猎。至今,他还经常让我们给他推荐阅读书目,我也经常拿一些认为有阅读价值的书给他看。

  苏轼有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王老师的书法作品里流淌出来的华气,就是长期读书修为的结果。所以,如今,他的每一幅字,看似随意挥洒,信笔写来,其实,是长期积淀的书法功底及人文素养综合底蕴的自然勃发。

  正如朱熹所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老师的书法,如有源之水,从心底流到笔端,在宣纸上行云流水,笔墨千秋,自有风骨。

  由此,我谈到我码字儿的体会。如今,我码起字儿来,也像心里有水,汩汩滔滔,流将出来,从双手手指,流淌到键盘上。修辞,文法,并不刻意求之,写完之后,也觉得还能凑合。

  高君说,不错,前些年,你的文字还看得出有意雕琢之处,如今,潇洒随意,却自有情趣。

  除了这些话题,新冠疫情、当前经济等,也有触及。

  三人之谈,涌如溪流。百泉汇聚,随山川地势,上下起伏,跌宕自如,曲折婉转,流淌不息。倾心交谈,从上午不到十点,一直延续到下午将近三点。

  正午时刻,王老师的公子王彪,端上来六盘菜肴,有荤有素,因为公务繁忙,又匆匆告辞。剩下我们三人,边吃边喝边谈。

  喝的是泸州老窖,我带来的,半斤装,市面上不卖的品尝酒,味道醇厚,度数高。

  我是个酒精过敏者,喝茶陪伴。王老师和高君二人,举杯共饮。王老师,过去颇有酒量,半斤酒不在话下。如今,毕竟耄耋高龄,酒力大减。高君,即将进入花甲,过去就不胜酒力,喝一点儿就满脸通红。喝到一半多,王老师看看剩下的酒,对高君说,酒逢知己千杯少。今儿,咱不喝千杯,把瓶里的喝完,也喝个尽兴吧。

  高君笑笑,点点头,好,喝完就喝完吧。

  终于,两个人把一瓶酒喝个一干二净。酒尽,高君下厨房,下了三碗清汤面,加点儿盐、酱油、醋、葱丝,浇淋点儿香油,清淡可口。三个人呼呼噜噜,连汤带面条,扫荡干净。

  酒足饭饱,我和高君还想继续陪老师聊天。王老师却善解人意,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咱仨这聚会,将近五个小时了,够可以了。年龄都不小了,都有睡午觉的习惯,到此为止吧,各回各家,各自上床小睡一会儿。我们二人,遂起身告辞。我把王老师给我写的横幅装起来,准备带走。

  王老师又笑着说,二位学生,每人不再捎走一幅字吗?把我俩领到大书案前。大书案上,摆着写好不久的几张一尺小品。

  我俩自然高兴,每人挑了一幅。

  王老师就是这样,虽然他的字在书画市场上已经价格不菲,但是,知心朋友,可以分文不取的赠送。我和高君没少沾王老师豪爽之光。

  王老师非要下楼送送我们。在楼梯上,高君说,哟呵,脚下不稳当,还真有点儿飘的感觉。

  王老师笑言,飘好啊!微醺,微醺正好!

  王老师,虽然已经八十五岁,白发苍苍,却满脸红光,肤色光洁,腰板挺直,步履稳健。走到大门外,寒气袭来,王老师没有穿羽绒外套,我俩忙劝王老师回去。王老师连连摆手,没事儿,没事儿,身上热乎着呢。

  高君说,王老师身上,阳气还足着呢。

  王老师哈哈大笑。

  挥手告别之际,我们三人又约定,过些天一起去拜访另外一位老朋友,

  到时候,必定又是一场无话不谈的朋友会。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