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凤堰梯田记(散文)

作者:王启新   发表于:
浏览:18次    字数:233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9891篇,  月稿:0


  秦岭巴山屹立在中国腹地,纵横东西连绵不断,巍峨雄壮,气势磅礴,高山峻岭千沟万壑,走势蜿蜒,千姿百态,高耸云端。山涧溪水潺潺流动,清澈见底,百绕千曲流入汉江长江。山区满目青翠,静谧通幽,保存有大量的森林草地,繁多茂盛,有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和名贵的药材,物产丰富。

  核心地带的汉阴县,群山怀抱,汉水流淌,安逸宁静,质朴清明,曲径通幽,钟灵毓秀。该县漩涡镇黄龙、堰坪、茨坪村位于县城南35公里,坐落在凤凰山麓,黄龙、茨坪、冷水、龙王四条沟内,清清流水四季不息。村民在山里生产生活,构建了一个以自然山水为环境,梯田层叠平展,民风民俗古朴淳厚,农耕文化繁荣昌盛的美丽乡村。

  漩涡镇遗存了秦巴山区优美山水的自然风光和凤堰梯田的文化成果。凤堰梯田包括凤江梯田和堰坪梯田。

  凤江梯田在该镇东北的凤江两岸,在两岸的山坡上向东西北三面依次扩展,黄龙水自上而下自流灌溉。梯田依山势展开,一道道的梯田一眼望不尽,一年四季蓬勃生长着水稻、玉米、油菜等各种农作物,为秀美的凤凰山水织出了一层精致的锦绣。这里农舍零星,远处群山层峦叠嶂,白云飘逸运动,云集云散,宛如仙境。

  堰坪梯田在堰坪茨坪山水间,依靠茨坪冷水和龙王溪水自流灌溉。群山青黛,山道弯弯,农舍淳朴,田野里闪烁着翠绿的光泽,天空中飘逸着袅袅炊烟,不时传来牛啼鸡鸣和朗朗的读书声,展现出深邃的农耕文化。

  凤堰梯田山高水长,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随着气候变化,山谷时而雾气腾腾,白云缭绕,形成博大的云海,飘逸浮动;时而艳阳高照晴空万里,村庄和梯田展示出生动有趣、婀娜多姿的容颜。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是一个天然大氧吧,富含氧离子,空气清新。置身其中,只觉神清气爽、肺腑舒畅,其乐无穷。

  凤堰梯田,集青山、绿水、林木、梯田、村庄、道路为一体,融合雄伟、雅致、清新、奇趣、秀美为一幅美丽景色,十分优美。两处梯田合计达万亩,由山坡顶端至河边,最多达到300级,把凤凰山、汉江水装扮的锦上添花。农田依山势排列,梯坎田埂弯曲百绕,线条清晰,形成等高线的田坝,农田平整成水平梯田,梯田密集,阡陌纵横,形态原始优美,向人们展示了一副优美的山水画卷。春季,梯田里盛开鲜艳的油菜花,成片成片的黄花呈现出勃勃生机;夏季,水田旱地交相辉映,耕作插秧作物生长;秋季,万亩百禾皆丰收,稻浪滚滚惹人醉,田野遍地黄金甲,瓜果飘香满山川;冬季,小麦油菜田中生,人间福地绿油油。

  因为地形地貌特殊,凤堰梯田是人们利用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晶,是独树一帜的农业技术成果,是农耕文明的历史丰碑。在建设过程中,人们从山顶引水,设置堰、渠、塘、坝等水利灌溉设施,形成了从山上向山下自流灌溉梯田的水利条件,十分实用。

  凤堰梯田与移民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经300年的历史。

  清朝中期,大量移民从湖南、湖北、浙江、四川进入汉中、安康开发秦巴山区,带来先进文化和技术。湖南长沙府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汉阴,来到漩涡镇安家落户,耕田立业,他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水田,为汉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乾隆十一年,吴氏另一家族移居堰坪,开荒造田,经商办学,使山村焕然一新。

  移民在汉阴传播先进文化和技术,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犹如一股春风吹来,百花齐放,绽放光彩。他们在汉阴安家落户,开荒种田,发展农业,经商贸易,航运贩卖,开办学堂等,把以往的荒山僻壤变成了宜农宜居的好地方,改善了社会面貌。移民还注意和世居民众搞好关系,不与当地百姓争利益、争土地水源,制定家训,严格管束家眷子女,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吴氏家族和沈氏家族,在汉阴留下了很好的口碑。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在新世纪新时代,凤堰梯田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2010年,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发现了凤堰梯田。经过测定评估,凤堰梯田在古代建成的多是土坎,解放后建成的多是石头垒建的田坎,这是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2014年,凤堰梯田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乡村田园,又被林业部纳入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汉阴县加强了凤堰梯田的保护和利用工作,进行全面的保护性挖掘整理,建成了全国首个开放式移民文化生态博物馆,2020年被确定为4A级旅游景区,供人们参观游览。

  如今的汉阴县漩涡镇凤堰梯田,风景这边独好。这里的村民大力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过上了幸福富裕、舒适安详的生活。家家户户盖起了新房,旧房改造焕然一新,呈现出新农村、新气象。硬化道路通到各村组,各家各户通电通网,新农舍朱门白墙,屋顶红瓦或褐瓦,好一派美丽风光。

  经过多年的保护,在维护梯田原始风貌的基础上,发掘了一些移民文化遗迹,进一步提高完善了凤堰梯田的内涵。凤堰梯田景区山青水绿,空气清新,向人们展示了自然美、风光美、古朴美。经过发现和整理,景区不仅有凤凰云海、凤江溪流、黄龙仙境、堰坪茶园等自然风光,还挖掘保护了一批人文景观,有太平堡山寨、冯家堡子、吴家花屋、茨坪吴家农居、漩涡农家、黄龙庙等。这些景观丰富了凤堰梯田的内涵,展现了建设者守护者的智慧才能和力量。

  凤堰梯田及其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构成了一个古代移民开发的开放式博物馆,被人们称为古代移民的活化石、农耕文明的基因库,呈现出群山、流水、树木、村庄、梯田五位一体的农业生态系统,具有独特性,是农耕文化的典型。站在凤堰梯田面前,可以观赏秦巴山区的迷人景色,体验农耕文明的无限风情。

  凤堰梯田深隐于秦巴山区深处的丘岭之中,几乎被历史遗忘,得益于新时代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优美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举措,凤堰梯田被发掘开辟成一个著名的旅游区。凤堰梯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绽放出璀璨的光华。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心怡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