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正月快结束才有空闲去影院看了场电影。当然是选评分高,大导演张艺谋的作品《满江红》。这部电影大年初一上映,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初看片名心想应该是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励志片。一定会让观众看得义愤填膺、热泪盈眶。
海报简介本片集悬疑、搞笑、感动于一身。有沈腾、张译、雷佳音、易烊千玺、岳云鹏等大腕明星出演。剧情是一场阴谋中,人心叵测、局中有局,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这样的创作团队和描述的剧情难免让人陡生一睹为快的冲动。可看完之后就有一种被忽悠的感觉,让你怀疑那些好评都是来自于水军。
一部好的电影总会有触动你灵魂的东西,一句台词或是一个片段,让你笑或是让你哭。这部电影如果是喜剧没有笑点,用在这样一个严肃的主题里也不合适。虽然死了一个又一个勇士,也没让观众感受到悲壮。从头至尾就是一出啼笑皆非的闹剧。
演员都是好演员,只可惜剧情太烂,整个故事主要围绕着小兵张大、亲兵将领孙均、宰相秦桧、宰相府总管何立、副总管武义淳,这五个人调查金人被杀,所携密信丢失的案件展开。如果按影片简介所言:一场阴谋中,各方势力暗流涌动……
其实这几个人也没多大势力,只是各怀心思,耍些小伎俩而已。所以很难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什么大年初一,悬念入局,惊悚,局中局,风云变幻……这些字眼就是在摆噱头。
张大,一个小兵,无意中卷入这场案件,剧情反转竟是一名潜伏的岳家军。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还要是喜剧成分的挑大梁者。这种剧情安排者真是脑洞大开。观影过程中我没听到一声笑声。
秦桧,一个宰相,府内总管也对他心生戒备,两名武艺高强的贴身女保镖才是心腹。导演给安排了两名年轻俊俏的哑姑,给人以神秘感。只是最后又轻而易举地死在孙均手下,原来也不过如此。
孙均,一个看重名利之人,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对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张大也毫不留情。剧情反转最后竟成了劈薪斩棘,活捉秦桧,完成张大遗愿的英雄。这种反转也是亮瞎眼。如果说在孙均看到张大后背的精忠报国四个字后改变了他也合情合理。可是最后能单枪匹马战胜两名哑姑的情况下,有必要安排他补上张大一刀,以张大的死来获取秦桧的信任吗?
看剧情介绍何力和武义淳应该是老奸巨猾,可是最后武义淳持有免死金牌也免不了一死。何力更是死的简单,被带着枷锁的艺伎瑶琴刺死,好在导演安排瑶琴也被他反杀,否则做为男人他也太没用了。这两个主角不够出彩,不能怪演员演技不好,只能说剧情太烂了。
最后说说瑶琴,张艺谋拍电影的惯例,启用新人,制造谋女郎。所以张艺谋的电影如果没有女主那就奇怪了,相反大多是那种美艳动人、风情万种的女人。剧中张大和瑶琴竟是一对情侣,性命攸关的时候还打情骂俏,让人笑不起来更同情不起来。
这几个人相互之间耍弄的伎俩并不高明,一般的阴谋诡计。剧情反转多,但都不够巧妙,做不到扣人心弦。离局中局,风云变幻还差十万八千里。
何力杀死马夫和他老婆后,张大问他把桃丫头怎么样了?何力拿出桃丫头的手镯扔在地上,手镯段成两截。意思是桃丫头也死了。可是影片结尾,孙均驾马准备离去时,桃丫头突然出现了,带领宋军复诵《满江红》。如果这也是一次反转,此时的观众已经晕头转向了。
再说说那封密件,既然那么重要,为什么不地毯式搜索,如果被偷信人销毁岂不是更好。需要费那么大的周折吗?第一次出现竟然放在马车棚里,张大随意打开车棚盖子就能看到,如果有个东西包裹一下,或是上面放个东西遮掩一下,这样也不会让观众感觉这么重要的东西就这么放着,不大合情理。
一部好的电影,会给你带来情绪上的变化,让你哭或是让你笑,让你振奋或是让你惆怅。让你百看不厌。而这部电影会让你感觉浪费了时间,浪费了金钱。
这部电影有两处如果改动一下,定然会让影片增色不少。第一,孙均撕开张大衣服时,赫然看到刺在他后背上的四个字“精忠报国”,如果此时配上斗志昂扬的音乐,这种反转会让观众心理上受到冲击,起到振奋人心的效果。
第二,孙均杀死两个哑姑,生擒假秦桧时,如果让假秦桧把诗句写出来由他读,是不是更有感染力?更能带动观众情绪?由假秦桧读出,让人感觉很滑稽。当然假秦桧在剧中应该是做为正义人士存在的,所以诵读诗句时还是慷慨激昂的,只是他的身份读起来很难让观众产生共鸣。
为了增强喜剧效果,最后把真秦桧和死了的假秦桧绑在了一起。活人对死人闹别扭的举动,并没有让观众发笑,也让我感觉就是对正义人士的一种侮辱。
其实《满江红》电影宣传海报上应该加上这几个字:“少年儿童不宜”,这样会吸引更多的人来观看,票房收入会更可观。因为片中死人的场面太多,射死的、刺死的、吊死的……对孩子来说不合适,也没有任何学习的价值。
在网上看到一段点评:不得不承认,其实把历史悬疑和喜剧结合,搁谁拍都会很难,能拍成这样,真的也就是张艺谋了。搁别人只能是更难看。
这段话不知道是不是水军所为。别人难拍,但人家没拍。你张艺谋难拍为什么拍?这部电影虽说是虚构,但是有真实人物存在的。后人如果利用他们来大肆渲染,拍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