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芳菲四月天。江南的四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正是踏春的好时光。近日,党支部组织民警前往三清山八磜村开展红色走读活动,走访红色土地,聆听红色故事,接受红色教育。八磜村深藏于三清山与怀玉山之间的峡谷地带,不仅风景秀美,还承载着深厚的红色历史,曾是方志敏率领部队浴血奋战的地方。重走红军路,缅怀英雄魂,我满怀期待。
四月二十日早晨,阳光明媚,天空蔚蓝,旅游大巴载着四十余人迎着朝霞向三清山进发。途中,为了活跃气氛,负责联络的女警小张提议:“我们来唱歌吧,我先唱,后面大家接着来。”说完便唱开了。年轻人表现踊跃,你方唱罢我登场,各展歌喉,一曲高过一曲,车厢内歌声飘扬,掌声一片。大家放飞心境,放飞自我,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我调整好坐姿,贴近车窗,静静地聆听着美妙的歌声,恣意欣赏着沿途风景。窗外丛山叠岭,烟雾缭绕,一排排村庄,一片片田野,一簇簇翠竹,一丛丛松林,还有那一条条山涧潺潺流水,从眼前飘然而过。
下了高速,拐入山谷旅游公路,山路弯弯,上午十点到达目的地三清山八磜村。八磜村地处三清山西侧,玉京峰脚下,峡谷宽阔地带,四周高山环绕,信江源头玉琊溪穿村而过。大巴停靠在一栋四层小楼前,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负责接待。据悉,男子叫钟明友,是八磜村原村委会主任,曾带领村民改房改厕,修路架桥,安装自来水,把贫困村逐渐发展成为旅游村。辞去村委会主任后,他一心扑在经营农家乐和讲好三清山红军故事上。这栋楼房正是钟村长利用自家住宅改建成集农家乐和民宿为一体的综合性乡村旅游接待点,取名“觅友红庄”。红庄墙根下几位农妇不惊不喜,拣菜、洗菜、切菜,为游客准备丰盛的午餐,各自忙碌着。见惯不怪。
纪念方志敏和红军的奉献园就座落在村里,仅与“觅友红庄”一路之隔,占地面积约18亩,园区呈中轴线布局,依次为入口广场、奉献广场、红五星广场和奉献碑。奉献园是三清山红色旅游的集中展现之地,主要接待前来研学旅行的中小学生,以及各单位机构的党建活动和团队建设。今天活动的第一站便是瞻仰奉献园。
一行人由入口广场徐徐走进奉献园,来到奉献广场八磜血战大型群雕前。大理石群雕栩栩如生,红军战士呈现各种战斗姿态,有手持步枪的、有扔手榴弹的、有抱炸药包的、有扛军旗的,个个冲锋陷阵,视死如归。在钟村长的引领下,我们面对群雕列队,怀着崇敬的心情一起向革命烈士鞠躬默哀。致敬他们不屈不挠,为了革命斗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宁愿牺牲自己的伟大奉献精神。
由广场沿轴线继续向前,屹立面前的是一座标志性建筑,即奉献碑。奉献碑碑形呈写意的“山”字形,碑高18.19米,象征三清山海拔高度1819米。进入奉献碑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并排站立的五尊雕像,中间个子高高的,一眼便认出是方志敏烈士。钟村长面向大家,手指雕像,非常专业地讲解八磜战役和方志敏烈士的故事。
钟村长讲述,1935年1月21日,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主力部队在八磜村附近山高林密、沟壑纵横的山谷,与国民党“围剿”军队发生激战。红军寡不敌众,弹尽粮绝,伤亡惨重,牺牲700余人,被俘800余人。军团主要领导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等分散突围,至29日均相继被捕,同年8月在南昌英勇就义。寻淮洲于1934年12月中旬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牺牲,年仅22岁,是先遣队最年轻的师长。怀玉山战斗失败,粟裕临危受命,率领先头部队800余人,冲破敌人的层层封锁,成功突围,保留了革命的火种。大厅内的雕像正是方志敏、刘畴西、王如痴、寻淮洲、粟裕五位英雄人物。
方志敏被捕后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方志敏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狱中纪实》等遗稿。为缅怀烈士,传承革命精神,在雕像前,由钟村长主持,我们齐声朗诵《可爱的中国》选段。朗诵时,每个人都满怀激情,好像听见方志敏那炽热的感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相信在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共同奋斗下,我们可爱的中国一定有一个美好的光明前途。”
奉献碑地下室是三清山红色文化展示馆,馆内有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钟村长边走边讲解,通过“血色盐路”“铁血忠魂”“血战三清山”“奉献花开”等红色故事,让我们了解三清山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传承。我们参观完展示馆回到大厅时,钟村长戴着扩音器,正接待下一批客人。他挥动手臂,满怀激情一遍又一遍讲述红军故事,传承红军精神。
中午,在“觅友红庄”用餐时,偶遇一批来自南昌市某小学的学生。浩浩荡荡,足有200人之多。如今,组织中小学生接受红色文化教育已成为新的研学模式,可以让他们从小了解红色文化,感悟革命精神,培养他们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全面发展。
午餐后,稍作休息,钟村长不知疲倦,招呼大家上车,让大巴把我们送至玉琊溪上游。我们自上而下,沿着山谷新修的健走步道慢步,欣赏沿路风景,领略八磜村的溪滩瀑潭、小桥流水、秀峰翠谷以及田园风光。玉琊溪一路相伴,潺潺欢歌。沿岸民居民宿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独具江南建筑风格。四周连绵的群山波澜起伏,满目的嫩绿,一团团、一簇簇,似棉团,连成一片又像绿色波浪。这春意盎然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寻着红军足迹,我们参观了“八磜战役”会议旧址、山体弹坑、战壕、红军松等遗迹。
游览了八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红军遗迹,钟村长依然兴致勃勃,领着六、七位同事,继续登山揽胜,探寻溪潭瀑布。有的同事还结伴前往神仙谷挑战极限一一蹦极。
我更加喜欢“觅友红庄”门口的几块大石头。我左摸摸,右碰碰,把玩半天,爱不释手。据钟村长介绍,这种石头叫米粒石,也叫米饭石,是三清山特有的一种奇石。石头表面看起来像是煮熟的米饭撒在上面。我爱好奇石,对这片红色土地上的石头尤感兴趣,便邀同事去溪滩寻找米粒石。溪滩上米粒石到是不少,可是品相好、玉化程度高的极其难找。遇到一两块好的,太大太重,带不走。意兴阑珊,我以为终究无功而返,却在“觅友红庄”脚下拾到一块十来斤重的米粒石,品相和玉化都较好,适合做摆件。我如获至宝,抱到水池洗净,藏于大巴座位之下。
八磜村之旅,收获满满。不但领略了八磜村秀丽的山水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还深入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八磜村浴血奋战的英勇故事,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不断汲取精神之“钙”,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