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言,岁月如歌。可是,我感觉才刚起了个调,高潮部分还没有好好感受,却已近尾声了。似乎很多事已明白,又似乎很多理没想通。可是,不管如何惶惶然,戚戚然,想抓却总是抓不住,一晃眼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
“五十知天命”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思大概是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这更多的是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但也是对现实的一种妥协,藏入了些许无奈。
可我终究是不服的。古人平均寿命短,七十已古来稀了,现在,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了,七十那是“小弟弟”了。所以,五十嘛,这样算来还是“小小妹妹”呢。这个年纪应该是成熟与智慧并存,理性与感性交织的,如同秋天成熟的稻穗,虽然腰杆不再那么挺直,可充满成熟的风韵,收获的喜悦。
不过嘴上这么说着,却总觉得有自欺欺人之嫌:君不见青丝染霜发如雪?君不见眼角皱纹深几许?君不见保温杯里泡枸杞?有时,真不是你不想你不说,就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岁月的刻刀饶得过谁?突然间,我能看懂、接受许多曾经不懂或嗤之以鼻的东西了。如为什么许多大妈们总喜欢穿红戴绿,丝巾飘飘,不俗吗?或许她们是想用明艳的色彩来填补日渐苍老空洞的心,让憔悴灰暗的脸看上去有光彩些吧。谁不害怕衰老呢,人老珠黄不值钱啊。可你我终究将败给岁月,不复青春,任谁也逃不过的。
可我终究是不甘的。就这么懵懵然而来,空空然归,人生的意义在何处呢?我是个平凡的人,可平凡人的人生有设定吗?到底该怎么过啊?没有答案。想来真是可笑,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却还没想明白,这算不算白过了这一万八千多个日子呢?
一次与儿子闲聊,儿子说:“你看看你现在过得多么颓废,下班回来只知道刷刷抖音跳跳广场舞,有没有追求啊。”我嘴上说着:“一把年纪了,怎么开心怎么活。”心里却是翻腾不已的。儿子说得没错,我把自己丢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了。一直这样浑浑噩噩下去,生命只有长度而没有宽度,或许长度都没有,只是重复地叠加,毫无意义。夜深人静,辗转反侧,觉得自己变得面目可憎,我把日子过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想来多么令人沮丧啊!可我究竟该怎么做呢?曾经的诗与远方,曾经的胸怀激荡,都在不经意间消散了吗?我茫然,我憋闷,我无助,可我仍期盼。
苏轼曾曰:莫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只要太阳还在升起,光阴还在流转,那么就应该奔向心中所向!那个号称“中国最帅爷爷”的男模王德顺,八十多岁的年纪,仍活跃在T台,绽放出别样的色彩;同样,我们的钟南山爷爷,仍奋战在抗疫第一线,成为我们心中的男神。还有许许多多这样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年龄不是停止不前的借口,不是梦想的绊脚石,趁一切还来得及,请启航!
于是我重新拾起了笔,开始尝试着把所思所想敲成一个个文字,把岁月的痕迹藏进一篇篇文章中。尽管一开始文笔很稚嫩,但是写着写着,心里越来越明朗。看着它一点点萌芽,一点点泛绿,抽枝长叶,感觉无比美好。后来,多篇文章被惠山文心刊用,好几篇发表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收获了许多文友的鼓励与点赞,让我感觉找回了曾经那个美好的自己。我发现,迷上写作后,圈子也就变,围聚了一大帮的文友,大家趣味相投,交流的话题也变得有了趣味。不经意间,我推开了一扇门,发现里面鲜花遍地,一片春光。原来岁月的脚步并不是那么匆匆无情,它也会停留所爱之处啊。
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啊,我想,我终将学会:得失需随缘,却不随波逐流;既懂得欣赏美好,也将悦纳不堪。调整自己,给生活做减法,剪去多余负累,少些物欲之求;给心灵做加法,增添喜欢的,阳光的,开心的,有意义的……播种美好,那心灵花园就会缤纷,充满生机。如此,何惧岁月!